点亮青春,传承彝族文化——“彝路火舞”实践队火把节志愿服务活动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的重要传统节庆,象征着光明、希望与丰收。今年,来自华电的“彝路火舞”实践队成员谢洋,怀揣对民族文化的敬仰,积极投身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志愿服务活动,在为期12天的活动中,不仅收获了志愿服务的宝贵经验,也深刻体验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火把节:民族文化的璀璨盛宴
火把节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彝族人民在这一天围绕火堆欢庆丰收、驱邪避灾。活动现场,成千上万的游客与当地居民共同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炽烈的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笑脸,整个场地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谢洋与队员们身着彝族传统服饰,带领游客们在火光映照下舞动身姿,感受着彝族文化的力量。
志愿服务:传递热情,点亮文化的火种
在活动的前期,谢洋和他的队员们也经历了报名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通过积极沟通与努力,他们最终成功加入了火把节的志愿者队伍。谢洋回忆:“在经过短暂的等待和与团委的协调后,终于收到了面试通知,我感到非常激动,心中的悬念才终于落地。”

培训内容非常丰富,从志愿者礼仪、安全培训,到富有彝族特色的达体舞教学。烈日下的训练虽然艰苦,但大家相互鼓励,互帮互助,凭借着对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顺利完成了所有的训练任务,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充分准备。
火把节的盛大庆典:点燃希望,舞动未来
7月29日,火把节活动正式开启,整个场地洋溢着喜庆与激动的氛围。当巨大的火堆点燃的那一刻,所有的游客和志愿者们都齐声欢呼,彝族的祝福语在空中回荡,整个夜空被火光和舞步装点得如梦如幻。谢洋和队员们带领游客们跳起了达体舞,尽管初学者的步伐有些僵硬,但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大家逐渐熟练,围绕火堆舞动的舞步,仿佛一朵盛开的花,象征着团结与希望。

谢洋表示:“火把节不仅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对彝族文化的深刻体验。看到游客们在我们的帮助下逐渐融入其中,感受到这一传统节庆的魅力,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
青春担当:志愿服务,无尽奉献
通过这次活动,谢洋不仅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深刻认识到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他表示:“志愿服务不仅是为他人付出,更是对文化传承的坚守。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激励更多人加入到这项事业中,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
“彝路火舞”实践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在这次活动中不仅奉献了自己的力量,也深刻体验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他们的付出,点燃了文化的火种,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结语
“彝路火舞”实践队的这次志愿服务活动,是他们青春与梦想的生动体现。谢洋和队员们通过亲身参与火把节的志愿活动,不仅向社会展示了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彝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谢洋和他的队员们将继续投身于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