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可有些知识与感悟,唯有亲身实践才能深刻领会。于我而言,这次“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假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丰,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我记忆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带给我的,不仅是书本之外的知识,更是对生活焕然一新的领悟。
7月7日,我们来到江苏省无锡市宜兴片区的社区,给小朋友开展了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小课堂。课堂上,我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真实案例讲解以及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火灾的危害、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火灾等重要知识。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我也在互动中获得了更多消防知识与学问。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这些消防安全知识就像是一把把保护生命财产的钥匙,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忽视它们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到了小朋友们最期待的环节——消防器材体验。在社区活动场地,我们提前准备好了水枪、消防车模型以及出警用的滑梯等器材。消防车内巨大的方向盘、闪烁的警示灯、复杂的仪表盘、以及车厢内整齐悬挂的各类破拆救援工具……每一处细节都引发好奇的惊叹和提问。我们协助消防队员们带领着小朋友一个一个滑下滑梯,我们仿佛体会到了出警时消防员叔叔们的紧张与迅速。模拟水枪演练时,我们和小朋友一起,在消防员们的指导下,合力抱起沉甸甸的消防水枪,瞄准前方目标,按压阀门,一道清冽有力的水柱破空而出,欢呼声、笑声伴随着四溅的水花在空气中热烈碰撞。汗水混合着清水滑落脸颊,浇灌出的却是团队协作的默契和初尝“灭火”成功的澎湃豪情。原来所谓的平安,并非命运的恩赐,而是一群人用血肉之躯的负重,以及千万人用清醒头脑的接力守护。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陪同小朋友们体验消防器材。邵心怡 供图
7月15日,我们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同学们亲手制作紫砂壶,感受紫砂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指尖揉捏间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专业人员现场示范了揉泥与拍打的规范手法,重点讲解了去除气泡、增强泥料韧性的关键步骤。我们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实践。他们认真地揉搓、拍打泥料,通过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紫砂泥特有的柔韧性与可塑性。操作过程中,大家都兴趣盎然。当指尖真正触到紫砂泥的那一刻,我才懂得什么是泥土的呼吸。在我们的手掌下,泥团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反复揉搓、拍打间,筋骨渐成。

图为同学们在壶身上进行装饰雕刻。邵心怡 供图
看似小巧的紫砂壶,实乃天地五行炼形的微缩宇宙。它从匠人掌心初醒,经刻刀点化性灵,最终在窑火中证道成器,完整演绎了“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东方造物哲学。当我捧起这泥土涅槃的结晶,仿佛捧起一部立体的《天工开物》,指间流淌的不再仅是茶汤,更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道韵。
实践落幕,薪火未熄。那些曾以为遥不可及的“仁义礼智信”,在躬行处化为掌中茶盏的温度、眼中山水的呼吸。传统文化并非尘封的古籍,它是先民以生命焐热的精神薪炭。今日我以双手承接这余温,从此行路,心中自有明灯长悬——那灯火映照的,不仅是逝去的荣光,更是我们这一代人该当守护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魂。指间茶汤澄澈,映出一角亘古如新的青空,亦映出未来该走的路,这正是我们实践团队应奔赴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