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实践团队深入泰州新胜社区,开展“七彩假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为关爱社区儿童、丰富其暑期生活,志愿者们依托专业特长和创新思维,精心设计系列研学课程,带领同学们开启充实而愉快的暑期旅程。
活动当日,付洋、蒋坤丹两位志愿者联袂主讲。付洋生动讲述了黄桥战役的传奇战史,深入解读王维《鸟鸣涧》的诗意禅境;蒋坤丹则创新演绎泰州传统礼仪文化,以戏剧形式展现古雅待客之道。课堂三位一体,将历史烽烟、文学意境与礼仪精髓巧妙融合,为同学们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上午9时,主讲人付洋以黄桥战役开篇,借助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还原了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当讲到新四军将士以7000兵力顽强抵御3万敌军的壮举时,课堂瞬间安静,同学们屏息凝神,挺直腰板,稚嫩的脸庞写满震撼与崇敬。互动环节,付洋抛出“如果你是指挥官会如何排兵布阵”的设问。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举手,或比划分析地形,或模仿战士呼喊,在热烈讨论中切身感受革命先辈的非凡智慧与无畏勇气。这场沉浸式的历史课,不仅让红色记忆鲜活再现,更在童心中悄然播撒下信仰的种子。
上午9时55分,黄桥战役课堂的激昂余温犹在,付洋已悄然将同学们引入王维《鸟鸣涧》的诗意世界。她以诗与乐的交融为切入点,先声情并茂地诵读诗句,剖析“人闲桂花落”的幽谧与“时鸣春涧中”的生趣,配合着月出山涧、鸟鸣深谷的动画演示,用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意境化作可触可感的画面。同学们凝神静听,轻声跟诵,在诗句的抑扬顿挫间品味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课堂尾声,付洋播放了《鸟鸣涧》的改编歌曲,悠扬的旋律为上午的学习画上余韵悠长的句点。
午后,主讲人蒋坤丹以“凤城礼学堂·三揖三让知古今”为主题,引领同学们步入传统礼仪的浸润之旅。课堂伊始,一段精心剪辑的《程门立雪》视频瞬间抓住了同学们的目光。画面中,皑皑飞雪下弟子恭敬伫立的身影,与屋内师长安然静坐形成无声对话,将尊师重道的千年古训诠释得淋漓尽致。同学们屏息凝神,完全沉浸在这段穿越时空的动人故事里。随后,蒋坤丹引经据典,从《周礼》的渊源到泰州本地的礼仪轶事,深入浅出地梳理“三揖三让”的文化脉络,将泰州传承千年的礼仪画卷徐徐铺陈在同学们眼前。
为使抽象的礼仪知识鲜活起来,蒋坤丹精心设计了系列互动环节。她巧妙结合泰州盐商重镇的历史背景,创设出盐商待客的情景故事。在礼仪动作教学环节,她将“天揖、时揖、土揖”这三种传统揖礼动作逐一拆解,耐心示范,细致引导同学们模仿学习。情景模拟中,同学们在迎宾送别的场景下躬身实践揖让之礼,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专注与庄重。课堂尾声,蒋坤丹与同学们共同提炼礼仪的核心准则——每一次揖让,都是尊重与善意的真挚传递。这场寓教于乐的礼仪课堂,让古老的雅仪在新时代少年心中悄然萌发新芽。
下午4时,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实践团队与新胜社区联合举办的“七彩假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圆满结束。同学们清脆的欢声笑语,为初夏的晴空添上一抹绚丽而厚重的文化亮色。
从黄桥战役沉浸式课堂里枪炮轰鸣的历史回响,到《鸟鸣涧》韵律赏析中诗画交融的古典意境;从“三揖三让”礼仪的情景演绎,到盐商文化的趣味解读……每一堂课程都是一场文化的深度对话。志愿者们将红色精神与传统文脉化作生动故事、趣味游戏与互动实践,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触摸历史温度,在诗词吟诵里感受文化底蕴。这场寓教于乐的文化盛宴,不仅让千年雅仪在童心中生根发芽,更以创新形式奏响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崭新乐章,让文明薪火在少年心间生生不息。

图为实践成员与社区儿童合照。大学生网通讯员 顾暑暑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