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绿芽七彩行·童心筑梦齐”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泰州市新胜社区,开展为期三天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首日聚焦“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融”主题,精心策划了诗词鉴赏、航空科普、历史课堂、武术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融合古今的文化盛宴,助力其全面发展。
上午8时30分,实践团队成员已提前抵达社区活动中心进行场地布置。8时40分起,参与活动的儿童陆续到场。成员们热情引导,逐一核对名单并安排就座,现场秩序井然。
上午9时,活动在实践成员包佳敏主讲的“岱宗揽胜”诗词鉴赏课上拉开帷幕。课程以杜甫名篇《望岳》为核心,创新采用“山河探秘使者招募令”的教学形式,引领同学们踏上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探索之旅。
“同学们!今天有一份特别的‘山河探秘使者招募令’等待大家!咱们的首站,就是被誉为‘五岳之首’的泰山!”课堂伊始,包佳敏以趣味盎然的“招募令”导入,借助PPT生动展示五岳的地理分布与文化特色,迅速点燃了学生们的求知热情。
包佳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涵。在诗人介绍环节,她将杜甫形象地定位为“山河观察者”,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家国情怀。课程采用“读—品—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等方式,引导同学们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在解析诗句时,包佳敏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将“阴阳割昏晓”等经典意象转化为直观画面,使诗歌意境跃然眼前。特别是对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解读,不仅阐释了诗文本意,更着力启发同学们领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进取精神。
最后,在“最佳讲解员”环节,包佳敏鼓励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发言,以“小导游”的身份完整复述泰山的地理特征与文化地位。她总结道:“希望同学们铭记‘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这份精神力量,将比知识本身更深远地伴随你们成长。”
上午10时,“星空筑梦”航空科普课准时开讲,由实践成员刘高担任主讲。课程以中国航天辉煌成就为主线,通过生动的视频展示与互动问答,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航天器命名文化、太空失重现象等科学奥秘。
课程伊始,刘高从“世界航天第一人”——明代万户陶成道的传奇故事切入,并借助央视权威简介视频强化同学们对这位先驱的印象。他深入阐述了故事蕴含的探索精神,解答了同学们对万户行为的疑惑,引导大家深刻理解人类探索未知所展现的无畏勇气与坚定力量。随后,在“中国航天器命名与中国神话”环节,刘高展示了精心设计的互动课件,重点解读了“玉兔号”月球车与“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名称背后的神话渊源,使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中国航天事业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自信。最后,在“太空奇妙现象”解答环节,刘高运用丰富的视频和图片资料,直观地解释了太空失重现象以及声音在太空中传播的原理,并探讨了“火星生命存在可能性”这一引人入胜的话题。

图为刘高教学照片。大学生网通讯员 武紫梁 供图
下午,实践成员武紫梁创新打造“理论+实践”双模块武术课程,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场独具匠心的武术文化体验。
14时30分,“武史迷航”理论课程在悠扬古乐声中启幕。课程采用“时空穿越”教学法,多维度引导儿童探索武术文化精髓。在“汉字探源”环节,通过甲骨文“武”字动态演变解析“止戈为武”的深邃哲学;在历史重现部分,学生们分组参与“戚继光抗倭”情景剧,亲身体验“鸳鸯阵”的古代战争智慧;在“鸿门宴”故事演绎中,以旁白解说重现“项庄舞剑”的惊险场景;古今对话环节则通过对比影视武术特效与传统武术实战特点,播放《霍元甲》片段,让同学们清晰辨析艺术表现与现实武术的异同。
15时05分,实践教学移步户外,武紫梁带领同学们学习“八段锦”前四式。教学采用“拆解要领+趣味互动”模式,系统教授动作技巧。教学过程中,武紫梁将“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等招式逐一拆解示范,配以“手臂如擎天之柱上托”、“马步稳若磐石发力”等形象化要点讲解。通过分组练习、同伴互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同学们精准掌握动作细节。在讲解呼吸与动作配合时,武紫梁强调“慢起缓落、气随行走”的要诀,引导学生在动静结合中体悟身心合一的传统养生智慧。
从诗词韵律到武术招式,从航天奥秘到科学探问,实践成员们以热情与专业倾情奉献,为社区儿童开启了一扇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知识之窗。首日活动不仅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基础,更成功开辟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路径,为社区儿童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