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红色故事青年说”实践团队的成员,我们在渭华起义纪念馆度过了难忘的一天。在渭华起义纪念馆,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诉说着1928年那段峥嵘岁月的革命故事。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这些珍贵的实物细节为我们还原了起义时期的真实图景,让我们得以触摸历史的温度。
军用水壶:行军路上的忠诚见证 这件饱经沧桑的军用水壶是起义部队的标准装备,其表面的每一道磨损痕迹都记录着革命战士艰苦的行军历程。据纪念馆文物保管员介绍:"这类水壶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镀锡工艺制成,虽然现在看起来简陋,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已是难得的军需装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水壶底部"西北制造"的模糊字样,不仅印证了陕甘地区当时的工业发展水平,更彰显了起义部队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
土制武器:人民智慧的生动结晶 展出的土枪、大刀等武器大多由农具改造而成,其中部分武器上还保留着使用者当年的刻痕标记。这些简陋却充满力量的武器,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群众武装的实际情况,更是研究渭华起义军事斗争的重要物证。每一件武器背后,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勇气,见证着普通百姓为革命事业做出的非凡贡献。
革命标语:永不褪色的红色誓言 "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的标语是纪念馆根据历史资料精心复原的重要展品。研究发现,原标语采用当地特有的红土混合桐油书写,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既体现了革命者的智慧,又象征着革命精神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更令人震撼的是,标语内容与馆藏文献记载的起义口号完全一致,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让历史的回响在今天依然清晰可闻。
渭华起义纪念馆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用最真实的方式讲述着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这些珍贵的革命遗产不仅承载着过去的记忆,更在新时代继续传递着红色的精神火炬。当我们驻足凝视这些文物时,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精神力量。这种穿越时空的对话,必将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