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与初衷
为积极响应“聚焦红色基因传承”的号召,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我于2025年7月29日前往新四军纪念馆,开展以“新四军热血奋战”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希望通过参观学习、沉浸式体验,追溯新四军的光辉战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走进纪念馆:触摸历史温度
(一)序厅印象:震撼初启
踏入新四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新四军群雕。战士们身姿挺拔、神情坚毅,仿佛正奔赴抗日前线。群雕后方的序厅大屏,循环播放着新四军战斗纪实影像,枪炮声、呐喊声交织,瞬间将我拉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内心的崇敬与震撼油然而生,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参观充满期待。


(二)展厅探秘:追溯热血征程
苦难中诞生:在展厅陈列里,我看到新四军的前身——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在国民党“清剿”下艰难生存的史料。破旧的军装、简陋的武器,却挡不住革命先辈坚持斗争的决心。1937年,根据国共合作协议,这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奔赴抗日最前线,这一历史转折,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以民族大义为先,不计前嫌、共赴国难的胸怀。
敌后浴血奋战:随着参观深入,一幅幅珍贵图片、一件件历史文物,讲述着新四军的战斗故事。在车桥战役展区,通过沙盘模型和战役还原,我了解到新四军精准战术与英勇作战,以少胜多,打破日伪“扫荡”阴谋;在黄桥战役展陈中,新四军依靠群众、灵活作战,“黄桥烧饼歌”的故事,更让我看到军民鱼水情的深厚力量。每一场战役、每一次战斗,都彰显着新四军“铁军”的热血与担当。
奉献与牺牲:纪念馆里,有许多新四军英烈的事迹。他们中,有年轻的指挥员,为掩护战友突围壮烈牺牲;有医护人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坚守阵地救治伤员;还有普通战士,为传递情报穿越火线,长眠在异国他乡。看着英烈们的名字与生平,我深知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是他们用热血换来的。




三、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
(一)思想共鸣:精神洗礼
参观过程中,新四军将士们的爱国情怀、牺牲精神、奋斗意志,深深感染着我。他们在艰难环境中,始终坚定信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舍生忘死。这种精神,与“聚焦红色基因传承”要求高度契合,让我在思想上产生强烈共鸣,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必须传承好、发扬好。
(二)行动指引:青春担当
作为新时代青年,这次实践让我明确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行动方向。在“知”上,要深入学习新四军历史,研读更多革命史料,让红色知识入脑入心;在“情”上,厚植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与感恩,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日常;在“意”上,坚定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以铁军精神激励自己;在“行”上,积极参与红色宣讲、志愿服务,把新四军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传递、在传承中升华。

四、活动总结与展望
此次新四军纪念馆实践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课。我在新四军纪念馆,通过参观展厅、体验场景、互动学习,全方位了解新四军热血奋战的历程,深刻感悟“铁军精神”内涵。未来,我将持续以“聚焦红色基因传承”为指引,把在纪念馆收获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努力成为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积极传播者、忠实践行者,让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