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乡村振兴新"稻"路 ——嘉兴大学鹊禾项目团队调研红菱村乡村振兴新范式

时间:2025-07-25 01:01:32 关注:
七月的骄阳下,嘉兴大学鹊禾项目团队深入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在这个以稻米闻名的村落里,发现了一场传统农业与现代创意的精彩碰撞。
老村庄的新面孔
  漫步红菱村,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一座废弃多年的水塔经过艺术改造,化身为沉浸式光影艺术空间。每当夜幕降临,3D投影技术让古塔"活"了起来,与周边稻田构成一幅动态的乡村画卷,成为摄影爱好者们的新宠。
  在稻浪翻滚的田野中央,一间风格独特的咖啡馆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招牌饮品"稻香拿铁"将当地优质稻米与咖啡完美融合,露天观景平台让顾客可以360度欣赏田园风光。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定期举办的稻田音乐会、露天电影会等活动,让宁静的乡村夜晚焕发新的活力。
  科技让农耕更时尚
  村里的稻作体验馆打破了人们对农业展览的刻板印象。通过VR虚拟插秧、全息投影等科技手段,游客可以直观了解一粒稻米的成长历程。互动体验区里,家长带着孩子制作米糕、饭团的场景随处可见,欢笑声中传承着农耕文化。
  在农业生产方面,智能化设备正在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无人机精准播种、物联网虫情监测、数字化管理系统,这些高科技手段不仅提高了7500亩稻田的生产效率,更确保了稻米品质的稳定性,让"红菱大米"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文创赋能乡村经济
  走进由旧仓库改造的"稻米工坊"文创空间,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艺气息。手作体验区里,游客们正专注地制作稻米主题工艺品;文创商店中,以稻米为灵感设计的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特色饮品区里,用稻米开发的创新饮品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不远处的农耕文化馆则用现代艺术手法讲述着传统故事。生动有趣的墙绘将当地历史典故娓娓道来,既保留了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代审美,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站点。
 
乡村振兴的新思考
红菱村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将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这里的村民获得了更多元的收入来源。土地流转、文创就业、旅游服务等多渠道收益,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路径。"调研团队负责人表示,"红菱村的成功在于它既保留了乡村的本色,又注入了现代的活力,这种平衡值得借鉴。"夕阳西下,金色的稻田里,游客们的笑声与稻浪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作者:杨蕊 来源:实地调研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