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钴注医制”调研团:探秘医用钛材研发 解码医疗应用潜力

时间:2025-07-24 14:26:21 关注:
      2025年7月23日,“钴注医制”调研团成员王紫涵前往辽宁省朝阳市金达钛业有限公司,围绕钛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开展专项调研。此次调研旨在精准掌握医用钛材的生产标准与前沿研发方向,为生物医用材料创新研究积累扎实的实践数据。金达钛业负责人王俊华及研发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调研团一行。​
      调研团首先走进医用海绵钛专用生产线。王俊华介绍,该生产线运用先进的“四级提纯工艺”,历经电解精炼、真空蒸馏等关键步骤,能将钛材纯度提升至99.99%。其中,铅、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被严格控制在0.0001%以下,完全符合GB/T13810-2017医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标准。在质量检测环节,调研团成员现场观察到,每一批次的产品都必须经过金相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以及腐蚀性能评估等多重检测,以此确保材料的强度、韧性以及耐体液腐蚀性能全部达到医疗使用标准。​
      在研发实验室,技术人员向调研团展示了医用钛材表面改性技术。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清晰看到,经过微弧氧化处理的钛材表面形成了多孔氧化膜,孔隙率达到35%,这样的结构对骨细胞的附着生长十分有利。技术人员解释道:“我们通过调整电解液成分,让氧化膜中含有钙、磷元素,这能够有效促进骨整合,使植入物的愈合周期缩短20%。”调研团成员还了解到,该企业正在研发的抗菌钛合金,通过添加银、铜等抗菌元素,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生长,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交流过程中,针对调研团提出的医疗钛材成本控制问题,王俊华作出回应。他表示,公司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将材料利用率从65%提升至82%;同时建立起规模化生产体系,使得医用钛材的单位成本比小批量生产时降低了30%。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医用钛棒已成功应用于人工关节、脊柱固定器等产品,并与5家医疗器械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本次调研让“钴注医制”调研团成员全面了解了医用钛材的生产流程与技术要求。金达钛业在材料纯度控制与功能化改性方面的实践,为生物医用材料研发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而收集到的性能参数与应用案例,对于推动医疗材料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钴注医制”调研团 来源:“钴注医制”调研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