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背景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与流通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调研和实践,探索如何将专业知识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本次“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由商贸与流通学院七名学生及带队老师刘老师组成,前往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深入探寻当地黄牛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二、实践过程(一)实地调研与走访 实践团队在香山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协助下,深入走访了当地黄牛养殖户。通过与养殖户刘厂长的面对面交流,团队详细了解了香山村黄牛养殖的规模、技术、销售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刘场长介绍,香山村山地多、牧草丰茂,为黄牛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养出的黄牛肉质优良。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黄牛的销路和利润都较为有限。此外,年轻劳动力外流、养殖技术更新缓慢等问题也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所学,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品牌推广、电商销售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现场录制了养殖环境、饲喂过程等视频素材,为后续的宣传推广做好准备。
(二)新媒体宣传与推广 在走访过程中,实践团队深刻感受到了养殖户的坚守与期盼,也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下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香山村黄牛养殖的真实情况,团队利用新媒体平台,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向外界展示了黄牛养殖的真实场景。虽然此次宣传并未直接带货,但成功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为香山村黄牛养殖产业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校地共建与长效合作 香山村位于秦巴山区,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85%,自然环境优越,黄牛养殖产业潜力巨大。然而,受限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因素,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与流通学院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与香山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学院将持续组织不同专业的师生前往香山村开展技术服务,助力当地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力量。
三、实践收获与感悟
(一)个人成长与专业提升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也更加明确了自身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在实践中,同学们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同学们也被养殖户的坚守与执着所感动,深刻体会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进一步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二)校地合作与乡村振兴 此次实践活动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与流通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与香山村的深度合作,学院不仅为当地黄牛养殖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宣传推广,还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探索更多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和方法,为农村产业发展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三)社会责任与青年担当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年轻人的参与和贡献。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勇敢地承担起这份历史使命,将学术研究与祖国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让论文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而是真正书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坚定了为“三农”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四、未来展望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香山村的黄牛养殖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与流通学院将继续关注香山村的发展,通过校地共建、技术服务、宣传推广等多种形式,助力当地黄牛养殖产业突破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学院也将鼓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