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两路”精神在民族地区的传承脉络,感受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近日,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在这片荣获多项荣誉的示范村里,聆听“两路”精神滋养下的发展故事。
长江源村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典型代表。实践队队员们踏入村庄,整洁的道路、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彰显荣誉的标识牌,共同勾勒出一幅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为探寻“两路”精神与民族融合的故事拉开序幕。
图为长江源村建筑
沿着村寨道路前行,实践队队员们被独具特色的建筑与文化氛围吸引。藏式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墙上绘制着雪山、草原、牦牛等民族元素的壁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微风中飘扬,诉说着家国同心的情怀。队员们了解到,长江源村的发展,与“两路”贯通带来的机遇密不可分。青藏公路的建成,让这片偏远的民族地区与外界紧密相连,为文化交流、产业发展搭建起桥梁。村民们依托“两路”带来的交通便利,发展特色旅游、生态产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图为实践队走访长江源村
在走访中,实践队与多位村民交流,聆听他们与“两路”相关的记忆。村民们分享了,“两路”建设中各民族携手奋斗的故事,早已融入村寨文化。大家传承“两路”精神中的“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品质,在乡村振兴中互帮互助,让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图为实践队在长江源村
走访结束后,实践队队员们感慨万千。“长江源村的发展,是‘两路’精神与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缩影。”队员说。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这里的故事带回校园,让更多青年了解“两路”精神在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以青春之力促进民族团结,传承“两路”精神,为民族地区发展贡献青春智慧。此次长江源村走访,让长安大学实践队从民族地区视角,深刻感悟“两路”精神的时代价值。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寻“两路”精神传承的多元路径,让“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的实践初心,在民族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