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智慧旅游、培育旅游新质生产力的号召,助力六安加快推进旅游行业数字化转型,2025年7月20日,淮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专程奔赴六安,开展以“智绘云旅,心聆旅意”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当地旅游发展实际需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宣传传单、面对面交流等形式,既深入收集居民与游客对智慧旅游服务的意见建议,也向大众普及AI智能导览、云端行程规划等智慧技术在旅游场景中的应用优势,旨在以青春力量搭建起科技与旅游融合的桥梁,为六安探索“数字赋能文旅”新模式提供基层视角与实践参考。
聚焦青年群体,捕捉智慧旅游新需求 2025年7月20日上午,团队首站来到六安中学附近,将目光投向以学生、年轻上班族为主的青年群体。作为对数字化生活接受度最高、旅游消费活力最强的群体,年轻人对智慧旅游的认知与偏好,直接关系到智慧旅游服务的创新方向。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向过往年轻人发放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对AI行程规划、云端景点讲解、虚拟现实(VR)景区体验等服务的使用频率、功能期待及改进建议。“您在旅行中是否会优先选择带智能导览功能的景区?”“希望AI能帮您解决旅游中的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年轻人主动分享想法:“如果AI能结合我的兴趣推荐小众景点就好了”“希望行程规划能联动交通和住宿,一步到位”。团队还通过趣味问答互动,向年轻人普及六安本地景区已上线的智慧服务,如扫码获取AR实景讲解、在线预约免排队等,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智慧旅游的关注。

图1 六安中学周边,团队成员正在介绍AI旅游助手项目
通过此次调研回收的有效问卷,不仅为团队积累了青年群体对智慧旅游的第一手数据,更直观反映出年轻一代对“个性化”“便捷化”“沉浸式”旅游体验的追求,为六安智慧旅游精准对接青年需求提供了实践依据。
对话中年群体,让智慧旅游更贴生活 当日下午,团队转场至六安万达周边,重点与中年人群体展开面对面交流。作为家庭旅游的主要决策者,中年人更关注旅游的便捷性、安全性与实用性,如何让他们理解并接受智慧旅游技术,是推动旅游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
“AI导览会不会很复杂?家里老人能学会用吗?”面对一位阿姨的疑问,团队成员拿出手机现场演示:“您看,扫码后直接语音讲解,不用打字,老人也能轻松操作。”结合中年群体的生活场景,团队用通俗语言解读AI技术的实用价值:AI行程规划可同时兼顾老人散步节奏与孩子游玩需求,实时客流预警能避开景区拥堵,智能推荐功能可精准匹配家庭聚餐偏好……生动的案例让抽象的技术变得可触可感。
交流中,团队还耐心解答了“个人信息会不会泄露”“是否需要付费使用”等顾虑,并用数据加密技术原理和本地景区免费政策消除大家的担忧。不少中年人在了解后表示:“原来智慧旅游这么实用,下次带家人出游可以试试。”团队同步记录下他们的建议,如“希望增加方言版智能导览”“开发适老化简化界面”等,为后续推动技术落地更贴合家庭需求提供了鲜活样本。
同日下午,团队还来到六安站,与即将踏上旅程的游客们展开简短交流。针对游客普遍关心的“陌生城市如何快速规划路线”“景区人流高峰如何避开”等问题,团队成员结合AI实时导航、智能客流分析等功能进行讲解,并用六安部分景区的智慧服务案例举例,帮助游客直观理解智慧技术对提升旅途效率的作用。不少游客在听完介绍后,当场扫码关注了六安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为此次实践增添了更贴近出行场景的互动体验。

图2 六安站,调研团队倾听旅客对 AI 旅游助手的功能需求与改进建议。
凝聚青春力量,共绘智慧旅游新图景 此次六安之行,淮北师范大学实践团队通过分群体、分场景的精准调研与互动,既收集到不同年龄层对智慧旅游的真实需求,也让更多人感受到科技为旅游带来的便利。团队负责人表示:“智慧旅游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贴近群众需求,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于旅游体验提升。”
活动后,团队将系统梳理调研数据与收集到的建议,提炼出不同群体对智慧旅游的核心需求与优化方向,形成针对性的分析材料提交给当地文旅部门,为景区升级智慧服务、完善功能设置提供具体参考。同时,团队计划结合这些反馈,设计更贴近六安实际的智慧旅游科普方案,让青春力量持续为“数字赋能文旅”添砖加瓦,助力六安旅游数字化转型焕发新活力。

图 3团队制作部分的宣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