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实践札记 | 长安大学赴甘肃张掖“寻根陇原承薪火·筑梦新程展鸿图”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张向宏美术馆开展社会实践

时间:2025-07-21 14:18:17 关注:
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力量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党的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7月21日,长安大学赴甘肃张掖“寻根陇原承薪火·筑梦新程展鸿图”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张向宏美术馆开展以在艺术中感悟红色精神为主题的社会实践。

张向宏(男),甘肃张掖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政工艺术师。他深耕红色主题艺术创作四十余载,以立体中国山水画和微雕技艺弘扬红色精神,其作品《江山如此多娇》以磅礴气势再现毛泽东诗词意境,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张掖丹霞甲天下》以独特立体技法展现红色热土风貌,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甘肃厅。
在艺术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实践队成员参观了张向宏大师画笔下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中国山水画。讲解员告诉我们立体中国山水画神奇之处在于画作能卷轴,现透明,集雕塑、国画、油画的技法于一身,栩栩如生,别具一格。在近距离观赏中,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张向宏大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他不仅传承了中国山水画的写意精神,更突破传统二维平面的限制,赋予画作三维空间的纵深感,使层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意境更具沉浸感。在这里,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大师作画技艺的高超和立体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
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还见到了张向宏大师的另一项“绝活”——微雕。张大师超凡、细腻及精湛的微雕绝技让人无比震撼,他的微雕绝技突破人们对创造力和工艺极限的认知,透过一件件微雕作品,队员们欣赏到了那些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震撼之美。更让队员们赞叹不已的是张大师还通过微雕艺术将红色历史中的关键元素呈现出来,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力量。如“丰碑”人物系列国画,大师通过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雕刻,生动地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和精神面貌,让队员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红色历史的厚重和伟大。

在参观接近尾声时,实践队有幸采访到了张大师。大师衣着朴素,面容和蔼,言语间透着谦和与真诚。他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每一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灵感来源,分享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他谈到,自己出生于新中国建设初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正是在党的文艺政策指引下,他得以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实现了艺术生命的绽放。上世纪80年代,他深受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精神的感召,创作了《公仆本色》系列红色石板画。在创作红色作品时,他通过平衡艺术表达和主题内涵传递之间的关系,来展现红色主题作品中承载的厚重的历史情感和时代精神,同时在保留传统绘画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还鼓励年轻人要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通过与大师的深入对话,队员们感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的创新精神、执着追求和对细节的极致把控。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让队员们对立体中国山水画和微雕技艺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在张大师精湛的创作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了"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通过近距离观察艺术家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如何运用现代艺术语言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队员们对文化自信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张大师以立体山水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诠释红色文化,既彰显了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也展现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使命担当。实践队成员表示,未来大家会以张大师为榜样,努力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
作者:韩雨婷 来源:实践队员供稿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