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洼地区曾是长江岸线的一块生态短板,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生态修复的典范,彰显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显著成效。

薛家洼生态园,作为马鞍山市精心打造的生态项目,不仅恢复了自然生态,还融入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多重功能,成为市民亲近自然的好去处。2025年6月16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实践团队来到这里,开展了一场以“追寻领袖足迹,践行青春担当”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进入薛家洼生态园,就会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花海中,各色花朵竞相绽放,仿佛在诉说着生态修复的奇迹。
我们来到展示板处——在展示板里,从污染治理到生态恢复,从产业升级到绿色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政府和人民的智慧与汗水。特别是薛家洼地区的整治,通过关停污染企业、搬迁养殖场、清理固废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同时,通过造林绿化、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手段,恢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功能。
随后,来到观景台,这里的宣传栏进一步展示了马鞍山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的生态修复成果和未来规划。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大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远意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横幅上的字样,不仅是对此次活动的纪念,更是对新时代青年责任的彰显。要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恰好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
在参观过程中,河长制是马鞍山市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加强河流管理,保护水资源。公示牌上详细列出了河长的职责、管理范围及联系方式,方便市民监督与参与。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也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感。
除了河长制,马鞍山市还推行了林长制,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在恒兴村林长公示牌前,详细了解了林长的职责和森林湿地的位置图。这些公示牌的设置,不仅让市民对森林资源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薛家洼生态园内,还看到了垃圾分类投放点。这些投放点设置合理,标识清晰,方便游客进行垃圾分类。标语“垃圾不落地,薛家洼更美丽”不仅是对游客的提醒,更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通过垃圾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生态园内,还看到了许多宣传标语,强调为全局计、为子孙谋,落实长江禁捕退捕政策。这些标语不仅体现了政府对长江生态保护的决心,也提醒着每一位游客要从自身做起,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此外,生态园内还有多处宣传栏,展示了长江生态保护的美丽画卷和标语。这些宣传栏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增强了市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薛家洼地区的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实践,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积极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