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小念头"大传承!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让非遗武术"活"在乡村课堂

时间:2025-07-13 13:44:28 关注:
“出拳要沉肩,手肘要归中!”为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的号召,7月2日下午,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到容桂育美上佳市小学开设非遗咏春传承课程,通过“理论溯源+实践体验”双轨教学,为当地乡村学生开启本土文化认知新窗口。
岭南烟雨朦胧处,青砖墙下擂台声。老话说“南拳北腿”,在承载着岭南文脉的佛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以其短桥寸劲、连消带打的独特风格闻名于世。十八夏乡实践队带着“要让非遗从历史典籍走进现实课堂”的初衷走进了教室,引领着同学们追溯咏春拳的起源和历史,让同学们对这个在家门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和真实的体验。
针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传统体育课学生体验感不强的问题,结合实践队走访调研发现的拳术类课程内容实战性不强的现状,十八夏乡实践队探索出了“老师领学+演示教学+学生自学”的课程模式。通过实践队成员的领学和与助教之间的亲身示范教学,再到同学们组队实践所学的内容,增强同学们的互动感和学习兴趣。
在实践队员“口令分解-慢动作示范-双人对练”的系统引导下,上佳市小学学生顺利完成冲拳直线发力、摊手、正掌腰马协同等咏春基础训练。课程评估显示学员动作规范达标率提高,文化认知水平显著提升。该实训模式通过身体记忆强化非遗传承效能,为乡村校园文化注入活态传承样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孩子们接触这项富有魅力的传统武术具有重要意义。咏春体验课的圆满结束,得益于地方政府和学校的有力支持。未来,实践队计划进一步丰富“智汇+”领衔多元义教的方式,把更多样化的传统文化引入乡村。佛山大学十八夏乡实践队将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号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东时提出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资源引入乡村教育的新范式,展现佛大青年的担当。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