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湘潭大学“红心向阳”志愿服务团队奔赴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坦坪镇田心村,开启为期十天的农村留守儿童特色支教。团队聚焦红色文化浸润、学科融合教学与安全教育赋能,探索乡村支教新模式,助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7月5日,实践团依托成员专业优势,打造特色课程,为孩子们带来多元知识体验。
科普课堂:解码科技魅力 团队成员张居正开展科普知识课,以通俗易懂语言阐释芯片理论与概念,借动画视频呈现芯片从原料到成品的制造流程,将抽象知识具象化,让乡村孩子沉浸式感受芯片物理魅力,激发对前沿科技的探索热情。在实验课上,“水果电池”实验更是引发惊叹——日常水果插上电极、连上导线,竟能点亮小灯泡。张居正耐心讲解原理,趣味实验与生动阐释,为孩子们打开科学认知新窗口。

图为孩子们正在做实验 陈湘供图
手工实践:厚植红色情怀 手工活动里,陈紫嫣、孙文欣为孩子们讲解五星红旗起源与历史,细致指导制作步骤。孩子们亲手制作,一面面红旗迎风扬起,成为最美画面。孩子们举着成果兴奋展示,喜悦与自豪溢于言表,红色文化在实践中浸润童心。

图为孩子们展示自己做的五星红旗 陈湘供图
课后辅导:精准助力学业 为丰富课余、解决家长“看护难”,实践团开展课后辅导。成员结合需求定制个性化方案,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助力孩子完成作业,专注且认真的学习氛围,为知识巩固筑牢根基。
体艺融合:涵养文化活力 体育运动环节,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了太极与飞盘运动。太极教学中,成员示范“云手”“野马分鬃”,孩子们一招一式舒展身体,感受气息流转;飞盘活动则热闹非常,分组投掷练习里,飞盘划弧、欢呼呐喊,传统与现代体育融合,播撒文化自信与运动活力种子。

图为孩子们正在上太极课 孙文欣供图
当天尾声,实践团与孩子们共学红歌《强军战歌》。激昂歌声中,革命先辈热血传递,驱散一日疲惫。此次支教,科普、手工、辅导、体艺等多元课程并行,“红心向阳”志愿服务团队以寓教于乐形式,帮孩子增知识、拓视野,用青春力量点亮留守儿童暑期,探索乡村支教赋能新路径。(指导老师:喻柳 通讯员:谭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