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傅燕翔;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通讯员:赵睿宜,张可怡,秦瑞琦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探讨数字技术在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挖掘湘潭非遗纸影文化的独特价值,6月28日至7月4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湘潭市响塘镇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调研与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走访红色圣地、探访非遗传承基地、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等,深入了解湘潭纸影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为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积累经验。
踏寻红色热土,镌刻青春信仰 —— 赴韶山实践活动6月28日,团队奔赴伟人故里韶山,开启沉浸式红色研学之旅。
清晨,成员们抵达庄严肃穆的毛泽东广场,身着统一队服列队,向高达10.1米的毛泽东同志铜像致敬,缅怀其为国家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随后,团队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这座南方农家宅院保留着当年的原貌,斑驳的木门、堂屋的八仙桌、卧室的雕花床等,让成员们仿佛看到少年毛泽东在此劳作、学习的场景。步行至南岸私塾旧址,泛黄的《三字经》课本、刻有“毛泽东”字样的砚台,搭配讲解员讲述的少年毛泽东诵读经典、创作诗句的故事,让大家深刻体会到知识启蒙与家国情怀的交融。
最后,团队走进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通过“立志救国”“开天辟地”等七大主题展厅的2800余件文物,全景式了解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多媒体互动区的VR技术还原“中共一大”场景,让成员们沉浸式感受革命火种点燃的瞬间。此次活动以“看、听、悟、行”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年学子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奋进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毛泽东故居的画面)
光影铸魂,匠心传承 —— 探秘纸影非遗六月初六,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响塘镇暑期调研团队走进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潭纸影戏传承基地 —— 升平轩纸影博物馆,开展非遗文化调研实践活动。
抵达博物馆时恰逢传统晒皮影日,团队成员与湖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吴升平先生深度访谈,听他讲述纸影历史、制作工艺及自己与纸影的故事。吴渊老师在阳光下晾晒色彩明艳、雕刻精美的皮影,每处细节都蕴含匠人心血。在纸影制作工坊,吴渊老师介绍,一个纸影制作要经选皮、制皮、单雕等二十多道工序,雕刻需用坏数十把刀具。
在博物馆展示厅,吴渊老师讲解纸影戏原理,还以现代角色表演纸影跳舞,打破传统与现代边界,团队成员亲身参与纸影表演体验。在湘潭这片红色土地上,非遗传承人将红色题材融入纸影剧本,探索沉浸式体验模式,让传统技艺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
此次调研让实践团队在光影中触摸文化根脉,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将推动纸影艺术与学科特色、红色文化结合,通过数字化保护、文创开发等方式,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图片为吴渊老师晒皮影的画面)
树清风正气,传非遗文化 —— 赴湖南省文化馆实践活动7 月 1 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响塘镇暑期调研团队与湘潭纸影非遗传承人一同走进湖南省文化馆,开展非遗文化调研实践活动。
当日,以 “树清风正气,创廉洁家庭” 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在湖南省文化馆拉开帷幕,旨在引导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广大党员干部及家属汲取传统廉洁文化精华,推动廉洁理念深入人心。活动现场,来自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的党员干部及家属聆听了关于廉洁家庭建设的演讲,演讲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立家规、修身齐家等的重要性,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图片为吴渊老师带领孩子们体验操作皮影)
其中湖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吴渊老师及其团队带来的传统非遗纸影表演。正式表演前,吴渊老师用与当代影视角色相关的纸影与大人小孩互动,鼓励孩子们体验操作纸影,让大家直观了解湘潭非遗纸影的文化魅力。随后,纸影剧目《新包公断案》上演,古老光影艺术与当下流行表达融合,以寓教于乐方式呈现新时代廉政故事,让观众感受廉洁文化力量。
此次活动将传统廉洁文化与非遗艺术结合,增强了党员干部及家属的廉洁意识。实践团成员认识到非遗与廉洁教育融合的创新性,接下来将挖掘非遗项目中的廉洁元素,宣传 “非遗 + 廉洁” 创新形式,让非遗文化在传承廉洁家风中绽放光彩。
探寻艺术温度,感悟人文力量 —— 赴李自健美术馆活动7 月 4 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响塘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湖南李自健美术馆,以艺术为媒感悟红色精神内核,为后续开展响塘镇纸影非遗红色主题宣传积累文化养分。
(图为李自健《乡土系列》作品)
作为以 “人性与爱” 为主题的文化地标,李自健美术馆将湖湘文化特色与红色精神深度融合。实践团成员重点参观了《南京大屠杀》《乡土系列》等经典作品,学习艺术家 “以画笔镌刻民族记忆、传递革命精神” 的创作历程。
参观过程中,成员们围绕画作展开讨论,让红色文化从静态展品转化为可感知的精神力量。走出美术馆,实践团成员将目光聚焦于响塘镇纸影非遗,此次之行是文化浸润,让团队在艺术作品里读懂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未来,学院将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通过 “艺术赋能 + 非遗创新” 模式,让纸影成为传播红色文化新窗口。
探寻艺术展示,启发文化思考 —— 赴齐白石艺术馆活动7 月 2 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响塘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湘潭市齐白石艺术馆,旨在学习艺术展示方式,为后续纸影发展传承注入新活力。
团队抵达艺术馆后参观主馆,馆内陈列的齐白石大师众多珍贵作品,提高了成员们的艺术审美,让他们对纸影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理解。同时成员们学习运笔知识,尝试临摹画作,参与水墨画体验,为宣传纸影提供了新方法。
此次齐白石艺术馆之行,从艺术审美、文化传播到传承创新,为团队成员思考纸影非遗文化发展提供了帮助与启示。未来,实践团队将推动湘潭纸影非遗文化宣传与传承,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探红色根脉,品非遗韵味 —— 湘潭市博物馆文化调研行7 月 2 日上午,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响塘镇暑期实践团走进湘潭市博物馆,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调研团队首先来到 “中国共产党湘潭历史陈列” 区域,在 “领航” 主题雕塑前,成员们驻足瞻仰革命先辈铜像,感悟红色精神,理解湘潭地方党史内涵。在非遗展区,响塘吴氏纸影戏相关展品引人注目,传统表演戏台古朴典雅,纸影人偶形态各异,成员们观察人偶制作工艺,观看表演片段,了解传承历程,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
参观过程中,成员们围绕红色文化传播、非遗创新发展等议题结合专业知识思考,提出运用现代科技辅助纸影表演、数字化保存非遗等建议,也思考如何以青年喜爱方式讲好红色故事。
此次博物馆之行是实践团暑期 “三下乡” 重要开篇,成员们触摸到湘潭红色历史温度,领略非遗技艺精妙。后续,实践团将奔赴响塘镇,把文化感悟融入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为深入贯彻相关精神,扎实推进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赴响塘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 7 月前后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调研活动。实践团先后走进湖南省文化馆、升平轩纸影博物馆、李自健美术馆、齐白石艺术馆、湘潭市博物馆,围绕非遗文化与红色文化展开调研。

(图片为实践团成员合影)
韶山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毛泽东同志相关遗迹,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毛氏宗祠里的家训家规,传递着勤俭持家、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韶山冲的田间地头,留存着革命先辈早年劳作的印记,见证着他们从乡土走向革命征程的初心。
在系列活动中,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纸影非遗的历史、制作工艺、表演形式,感受其与廉洁文化、红色文化融合的魅力,同时从不同艺术形式中汲取灵感,思考非遗传承创新与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这些活动不仅让成员们触摸到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也为后续在响塘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积累了经验与素材。
未来,实践团将带着调研所得,奔赴响塘镇,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宣讲、非遗体验活动等方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让红色与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亮光彩,以青春行动书写文化传承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