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青锋实践团走进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 沉浸式感受能源报国实践
时间:2025-07-10 18:36:35 关注:
抵达西湾露天煤矿后,实践团首先来到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煤矿的开采进度、设备运行状态、安全监测数据等信息,工作人员通过智能化系统对整个矿区生产进行统筹调度。“西湾煤矿依托5G、物联网等技术,已实现开采、运输、排土等环节的智能化协同作业,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0%以上。”调度中心负责人介绍道,通过远程监控和智能算法,煤矿能够精准规划开采路径,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登上观景台俯瞰矿区全貌。巨型挖掘机挥舞着铁臂,自卸卡车在矿坑与排土场之间有序穿梭,剥离的土层被规范堆放,未来将通过生态复垦转化为林地或草地。“我们始终坚持‘开采与治理同步、生产与生态并重’的原则,”技术人员指着远处的复垦区说,“这片区域三年前还是矿坑,如今已种植了2000多棵乔木,植被覆盖率达85%,实现了‘黑土变绿装’的转变。”
随后,实践团深入生产一线,近距离观察智能开采设备作业。在无人驾驶运输示范区,卡车无需司机操控,就能根据预设路线自动完成装煤、运输、卸煤等流程,通过车路协同系统实时规避障碍。“这些卡车搭载了激光雷达和高精度定位装置,定位精度能达到厘米级,”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远程操控平台,“操作员在中控室就能完成所有指令,既提高了安全性,又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座谈会上,煤矿负责人向实践团介绍了神延煤炭在能源保供、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西湾煤矿每年为华东、华南地区输送优质煤炭超千万吨,在保障能源安全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他表示,煤矿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与多所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助力能源行业后备力量成长。
实践团成员围绕绿色开采技术、碳减排路径等问题与煤矿技术人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感受到能源行业的科技含量和责任担当,”一位成员说,“课本上的‘绿色矿山’‘智能开采’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成果,这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能源事业的决心。”
此次认识实习是“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践行“知行合一”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走进生产一线,实践团成员不仅直观了解了现代煤矿的发展现状,更深刻认识到能源工作者“为国找矿、为国采矿”的使命担当。实践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在能源报国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高泽同 来源:大学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