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财大惠阳艺耕实践团:以艺术为笔 绘就特色文化振兴画卷
通讯员:徐佳桦
7月4日至6日,广东财经大学惠阳艺耕实践团深入惠州市惠阳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探访行动。团队创新性融合红色文化与荔枝产业元素,系统梳理当地历史文脉,全力助推荔枝文化产业升级,凭借艺术专业优势为农产品注入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深耕荔枝产业 激活品牌势能
7月4日,实践团首站抵达被誉为"荔枝活态博物馆"的黄竹沥公园。园内,数株饱经百年风霜的荔枝古树傲然挺立,默默诉说着惠阳荔枝产业的悠久历程。队员们手持相机,细致捕捉古树的苍劲姿态与果农们繁忙的采摘瞬间,深度探寻当地荔枝文化的深厚底蕴。
随后,团队走进人声鼎沸、果香四溢的本地荔枝交易市场。同学们主动与商贩攀谈,详细调研荔枝销售现状,认真记录价格波动与交易实况。惠阳区镇隆镇荔枝协会会长叶贤亮在访谈中提到,镇隆荔枝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在品种培育与种植技术上颇具优势,但在市场拓展、物流配送及品牌宣传等环节仍有提升余地,期待实践团能为镇隆荔枝的推广添砖加瓦。队员们深受触动,决意发挥专业所长,探索校地协同发展新路径,为特色农产品推广注入艺术灵感。
回溯历史根脉 赓续红色基因
7月5日上午,实践团探访了始建于清代的崇林世居。这座占地1.4万平方米的客家围屋,以其独特的"九厅十八井"建筑格局,尽显客家先民的匠心巧思。队员们将镜头对准灰塑、木雕等精美建筑细节,通过与文化保护工作者交流,深入了解围屋的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情况。大家纷纷表示,围屋斑驳的墙体之上,镌刻着客家人坚韧不拔的奋斗史诗,值得代代守护传承。当日下午,实践团前往惠紫河博地委旧址。在这里,队员们通过重温东江纵队的革命事迹,用镜头定格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馆内陈列的珍贵文物与栩栩如生的场景复原,让队员们真切体悟到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仰。
此次惠阳文化探访之行,广东财经大学惠阳艺耕实践团不仅全面掌握了当地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现状,更以实际行动为惠阳的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实践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地方发展贡献更多创新思路与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