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青春力量注入乡村:大学生暑期基层服务活动在沙窑乡圆满落幕

时间:2025-07-10 13:58:13 关注:
七月流火,青春灼灼。7 月 1 日至 7 月 7 日,一支由 6 名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深入沙窑乡,开展了为期 7 天的基层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以 “安全守护、环境焕新、温情敬老、成长赋能” 为核心,通过防溺水宣传、道路清理、关爱老人等多元化实践,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也让大学生在基层沃土中收获了成长与蜕变。
筑牢安全防线,守护生命之河
活动伊始,团队便聚焦 “防溺水安全” 这一乡村民生关切。前期,队员们与沙窑乡政府、村委深度对接,详细摸排当地水域分布特点及过往安全案例,结合专业知识制作了 50 余份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和 200 本手册,内容涵盖溺水危害警示、“六不准” 预防要点及 “黄金 4 分钟” 自救技巧等实用信息。
7 月 1 日至 2 日,宣传活动在乡集市、文化广场等人群密集区拉开帷幕。队员们通过 “定点讲解 + 入户走访 + 校园联动” 的立体模式,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在集市宣传点,大学生们用通俗语言讲解真实案例,引得村民驻足聆听;针对有青少年的家庭,他们逐户敲门宣传,提醒家长履行监护责任;若当地有学校,还将开展互动讲座,通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掌握自救技能。
焕新乡村颜值,共绘宜居画卷
乡村道路是民生路,更是风景线。7 月 3 日至 4 日,团队转向环境整治行动,针对沙窑乡部分道路杂草丛生的问题,开展集中清理。队员们提前与乡政府确定清理路段,备齐镰刀、锄头、垃圾袋等工具,分组承包责任区,顶着烈日埋头作业。
清理过程中,大家小心翼翼避开周边农作物与绿植,将杂草、杂物分类装袋,集中运送至指定堆放点,为后续资源化利用(如制作有机肥)做好准备。同时,队员们不忘向沿途村民宣传 “门前三包” 理念,倡导共同维护村容村貌。经过两天奋战,共清理道路两侧杂草 200 余米,乡村道路焕然一新,为村民出行营造了整洁安全的环境。
情暖桑榆晚,传承敬老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月 5 日至 6 日,团队带着米、面、油等慰问品,走进沙窑乡独居、空巢老人家中。
在老人家中,大学生们分工明确:有的陪老人闲话家常,倾听乡村变迁故事;有的帮忙打扫房间、整理衣物;医学专业的同学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测量血压,讲解夏季养生知识。75 岁的张奶奶拉着队员的手说:“孩子们一来,家里热闹多了,比过年还开心!” 活动结束后,团队建立了老人关怀档案,计划通过定期电话回访,将这份温暖延续下去。
扎根基层沃土,绽放青春芳华
7 月 7 日,实践进入总结阶段。团队梳理出亮眼数据:防溺水宣传覆盖村民 300 余人次,道路清理惠及 2 个自然村,看望老人 12 位。在与沙窑乡政府、村委的座谈会上,乡干部对大学生们的付出给予高度评价:“这群年轻人用专业和热情,实实在在解决了乡村的小难题,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
队员们也纷纷分享感悟:“第一次深入乡村才发现,基层工作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帮老人修收音机时,他眼里的光让我明白了服务的意义。” 活动结束后,团队制作的实践推文、短视频在学校平台发布,引发师生热议,为更多大学生参与基层服务提供了借鉴。
此次沙窑乡实践活动,既是大学生用知识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深刻的 “行走的思政课”。7 天时间里,青春的脚步踏遍乡村角落,不仅为沙窑乡带来了安全守护、环境改善与人文温暖,更让大学生在田间地头读懂了乡村振兴的内涵,将家国情怀厚植于实践沃土之中。
 
作者:豫北医学院 来源:豫北医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