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矿土生茶花,文星正繁华

时间:2025-07-08 19:55:15 关注:
矿土生茶花,文星正繁华

重庆北碚文兴小队成员风貌 杨芮莹 摄
7月2日,“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重庆北碚文兴小分队踏上天府镇文星村这片沃土,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烈阳灼灼,他们行走在黑石矿土上,探寻历史的痕迹;夏日炎炎,他们奔走于街坊巷陌中,记录变革的故事。挥汗于文星村落,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力量,为村镇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奔走在茶田林野,他们深度调研转型的历史,了解产业转型为当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聆听文星繁华的先声。
山野气象新,乡村在振兴。
文兴小分队首先探访了“三间田”艺术村落。踏入柴门,映入眼帘的是如水的阳光,松涛阵阵,随风回响。艺术建设与当地环境的结合打造出了这样一个带有独特林野气息的旅游景点。走进村落,恰逢一群生气勃勃的小朋友在此地开展毕业活动。小分队成员在与游客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大部分家长都是该地的常客,即使是第一次到访此地的家长,也对艺术村落的环境感到满意。紧接着,小分队成员采访了“三间田”艺术村落的主要经营者,从他口中,采访小组了解到“三间田”一名的由来,经营者的创业动机以及创业过程中的艰辛,领略了道家文化与乡村振兴主题的精巧结合,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多方合力,共同铸就的。此次采访同时也为小分队成员深度思考乡村创业路径提供了启示。

文兴小分队成员采访“三间田”艺术村落经营者 杨芮莹 摄
在“三间田”艺术村落的游览调研告一段落,小分队成员转战“弄泉斋”特色民宿。烈阳热浪抵不过老板姐姐如火的热情。在她的带领下,小分队成员参观了山水田园中的“弄泉斋”特色民宿和当地的甜茶标准化种植园,了解了当地民宿度假、甜茶采摘等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亲身参与到甜茶产业中,认识甜茶、采摘甜茶、品尝甜茶,对当地甜茶种植业及其产业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短暂歇息后,采访小组与“弄泉斋”经营者展开交流,老板姐姐“以梦为马”的创业动机给小分队成员留下深刻印象。谈及创业过程中的艰辛,老板姐姐以轻松愉快的语调为小分队成员讲述了她和丈夫的创业故事,强调创业者自身吃苦耐劳的品格和当地政府的支持对乡村创业意义重大。

文兴小分队成员学习采茶知识 郭洪冰 摄
走近两位乡村创业者,小分队成员从他们的创业故事中了解到了创业者对乡村振兴的看法以及实施创业计划的途径。他们的努力助推着文星村旅游业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蓬勃发展,为这片纯净山野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为乡村振兴大业注入新的动能。
黑矿刻历史,转型不能迟。
天府镇曾是煤矿的重要产区,如今却成为一个以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为主的特色小镇。在这一巨大变迁背后,沉淀着一段厚重的转型历史。为探明这段历史,了解天府镇的变迁,文兴小分队展开了走访调研。
首先,小分队成员走访了天府煤矿孙越崎办公室旧址。破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残存的书页,落灰的机器,无不向小分队成员诉说着那段人与煤的历史。走入展览馆,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物品,勾勒出天府镇煤矿产业的历史轮廓,展现了产业转型前人们生产生活的图景。
初步了解天府镇煤矿产业发展情况后,小分队成员拜访了当地的村支书杨书记。在采访过程中,小分队成员了解了天府镇产业转型的历史。煤矿产业的衰败曾一度让天府镇陷入发展困境,但在村支书、创业者、本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天府镇人民以农业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各个村落的农业优势,形成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的多样化农业发展模式,并在这一基础上,推动“农”“文”“旅”三者的有机结合,使天府镇独特的农业资源充分涌流,为天府镇的发展开辟新途。杨书记还为小分队成员介绍了天府镇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指出天府镇将以乡村振兴为旗帜,把好山好水好特产留给各地游客,通过农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

文兴小分队成员采访村支书 杨芮莹 摄
在天府镇的矿业历史与农旅新途的交织中,文兴小分队对天府镇的发展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有了新的看法。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唯有把住方向,长远规划,齐心协力,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文艺化新风,调研探民心。
为更好地将专业优势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相结合,文兴小分队的成员们策划了一场“文艺汇演”。此次文艺汇演包含歌曲演唱、诗歌朗诵、飞花令等多个环节。小分队成员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策划、彩排,以求将最佳效果呈现给天府镇的居民。在文艺汇演活动中,小分队成员落落大方,热情洋溢,与居民们亲切互动,将诗词文化与通俗歌曲相结合,为天府镇文化建设注入活水,反响良好。
积极开展文艺活动的同时,小分队成员也投身于社会调研中,通过派发问卷、交流访谈的方式了解民情民意,览察社会发展状况。本次社会调研活动,小分队成员共计发放了超40份调查问卷,采访了各个年龄阶层,各种职业类型的当地居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了居民们眼中的天府镇。

文兴小分队成员与当地民众进行交流 杨芮莹 摄
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对于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来说意义重大。文兴小分队坚持社会调研与知识产权宣传双线并进,派发宣传手册,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相关知识走进大众生活,为助力乡镇法治社会建设,增强乡镇人民的法治意识贡献力量。

文兴小分队开展知识产权宣讲活动 杨芮莹 摄
在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重庆北碚文兴小分队的成员们走街串巷,穿梭于林野山田。他们通过社会调研和访谈交流了解了天府镇的发展历史,其中,产业转型的故事更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与村镇居民的交流中,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天府镇人民的淳朴乡情。于他们而言,这不只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难忘的人生旅行。黑矿土中生出的茶花,是天府镇发展的希望,亦为文兴小分队成员们留下回忆的芬芳。
(撰稿人:邓云浩,所属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庆北碚文兴小分队,撰稿时间:2025年7月8日,联系方式:13983602924)
作者:邓云浩 来源: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