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北疆青锋携手西科大实践团,深耕西湾煤矿地质防治水培训

时间:2025-07-05 19:42:48 关注:
  为切实提升煤矿职工地质防治水专业技能,强化安全生产意识,筑牢煤矿水害防治坚实防线,7月5日下午,西湾露天煤矿组织开展地质防治水技术专题培训,这也是入矿第四天的重要学习活动。此次培训聚焦煤矿水害防治关键知识与实践技能,旨在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开班启航:明确培训意义与目标
 
  培训伊始,煤矿相关负责人强调了地质防治水工作在西湾露天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核心地位。水害是煤矿生产的重大威胁之一,一旦失控,不仅会造成生产停滞、资源损失,更可能引发淹井、人员伤亡等严重事故 。此次培训以“勇攀高峰 挑战自我”为精神指引,期望参培人员深入学习地质防治水技术,提升专业素养,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筑牢“防水墙”。路飞作为培训讲师,围绕西湾露天煤矿实际地质水文条件,开启专业且实用的知识授课。
 
知识深耕:易混名词与基础概念解析
 
  培训首环节聚焦地质防治水易混名词解析,为后续深入学习筑牢基础。讲师详细阐释:含水层是能透水并给出一定水量的岩层,像灰岩、石英砂岩等岩性常见其中;隔水层则难以透水、给水,泥岩、粘土等是典型代表 。老空涵盖采空区、老窑及报废井巷,采空区是回采后不再维护的空间;火烧区因煤层氧化燃烧、改变顶底板岩层物化特征形成。此外,矿井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突水(含水层水突涌)、透水(老空水突涌)等概念,也通过实例与数据对比,让参培人员清晰辨别,为后续理解水害防治体系筑牢概念基石。
 
风险洞察:煤矿水害危害全方位剖析
 
  明晰基础后,培训深入解读煤矿水害危害。水害会恶化生产环境,积水致工作场地潮湿、泥泞,影响工人健康与设备稳定运行;冲刷、浸泡边坡,引发流沙、失稳,威胁露天矿边坡安全;增加排水设施、设备及费用投入,抬升吨煤成本,加重生产管理难度;矿井水的腐蚀性,会缩短金属设备使用寿命;为防突水,预留防水煤岩柱,造成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最严峻的是,当排水量超排水能力,可能淹井停产,甚至矿毁人亡。一系列真实案例与数据,让参培人员深刻认识水害防控刻不容缓。
 
系统学习:矿坑充水水源与防治体系
 
  培训进一步剖析矿坑充水水源,地表水(大气降水、河流湖泊等)与地下水(含水层水、老空水等)是两大源头 。以本地区为例,大气降水和西境外潜水是地下水主要补给源,露天区沙层入渗系数、渗透系数利于降水运移,依地形地貌可分南北水文单元,各单元补水、径流、排泄特征不同。明晰水源,是精准防治的前提。
 
  排水系统作为防治关键,西湾露天煤矿采排场底设集水坑,执行“两用一备一暴雨”配置 。东侧、西侧水坑分别配备不同型号离心泵,涵盖正常排水、备用及暴雨排水泵,搭配对应排水管路,构建起多层级、全场景排水保障,确保不同水量情况高效应对。
 
保障落地:组织与职责协同发力
 
  完善的组织保障是防治水工作落地关键。煤矿成立水害防治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矿长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地测科、机电科、生产指挥中心、机电防治水段、采剥单位等各部门职责清晰 。地测科统筹技术管理,机电科保障设备运维,生产指挥中心协调整合资源,机电防治水段执行专项任务,采剥单位落实现场防控,多部门协同,构建“全员参与、全程防控”的防治水责任体系。
 
培训成效:学思践悟,筑牢安全根基
 
  培训过程中,参培人员认真聆听、记录,围绕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水害防治难题,与讲师积极互动。通过案例分析、现场问答,大家对地质防治水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实现深度融合。
 
此次地质防治水技术培训,是西湾露天煤矿强化安全生产、提升职工专业技能的重要举措。从基础名词辨析到水害危害认知,从充水水源解析到排水系统、保障措施落地,构建起系统、全面的防治水知识体系。未来,煤矿将持续深化培训成果应用,把所学转化为安全生产实践,让地质防治水技术成为守护煤矿安全的“硬核力量”,助力西湾露天煤矿在安全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地区能源稳定供应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作者:白林刚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