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矿场后,实践团受到了矿场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首先来到了矿场的调度指挥中心。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巨大的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矿场各个区域的作业情况,各类数据不断跳动更新,仿佛整个矿场的“神经中枢”。工作人员详细介绍道,这里运用了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矿场生产、运输、安全等环节的全方位、智能化监控与管理。通过这套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矿场的设备运行状态、生产进度以及安全隐患,及时做出科学决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也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随后,实践团深入矿场作业一线,实地参观了各类先进设备。在运输区域,一台台徐工XDE240矿用自卸车正在有序作业。这些载重220吨级的“钢铁巨兽”,不仅体型庞大,更搭载了智能化无人驾驶系统。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自卸车具备自主规划路线、精准停靠卸载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矿场环境中自动避让障碍物、规划新路线,遇到颠簸路段还能提前减速。实践团成员们亲眼目睹了自卸车与电铲之间的高效配合,电铲精准地将煤炭装入车厢,自卸车随即平稳启动,前往指定卸料点,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展现出极高的自动化水平。成员们纷纷感叹,智能化运输设备的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煤炭运输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
在采掘区域,大型矿用电铲的强大作业能力让实践团成员们惊叹不已。如今的矿用电铲早已不是传统印象中的简单机械,它们加装了高清摄像头、防撞雷达、倾角仪等多种实时感知设备,实现了远程控制、辅助装车、自动归位等功能。更令人称奇的是一键挖掘与卸载技术,电铲能够自动挖掘煤炭,并精准找准卸料位置,与无人矿卡高效联动完成协同作业。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电铲的操作过程,通过远程控制终端,操作员在安全区域就能轻松操控电铲完成一系列复杂动作,精准度堪比人工现场操作。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采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钻孔环节同样展现出了智能化的魅力。实践团参观了徐工XKY270E智能牙轮钻机,这台设备具备自动导航控制功能,能够按照预设的孔位目标导航寻孔,只需输入煤岩、台阶参数等信息,就能自动生成布孔设计。在作业现场,智能牙轮钻机有条不紊地进行钻孔作业,其精准的定位和高效的钻进速度,让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先进钻孔设备对于保障煤炭开采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性。
除了生产作业设备,矿场的平整设备和辅助设备也给实践团留下了深刻印象。推土机负责排弃环节的自动找平工作,与矿卡、电铲等设备紧密协同,确保开采后的场地得到及时平整;平路机则专注于矿区道路的维护,保障运输道路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为矿用自卸车的安全高效行驶创造条件。而巡检机器人的应用更是让成员们眼前一亮,这些机器人能够实现定点定路径巡检、遥控巡检,通过红外测温与故障报警等功能,及时发现设备潜在问题,并生成详细的巡检报表进行数据分析。它们以自主或遥控的方式,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中替代人工执行日常巡检任务,真正实现了供电系统“无人值守 + 集中监控”,大大提高了设备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还与矿场的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进行了深入交流。技术人员分享了他们在设备研发、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以及智能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带来的显著成效。一线工人则讲述了自己在智能化矿场工作的感受和变化,他们表示,虽然工作内容发生了一些转变,但随着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劳动强度也有所降低。同时,他们也深刻认识到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矿场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参观学习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感慨万千。表示:“这次参观让我大开眼界,原以为煤炭开采是一个劳动密集、环境艰苦的行业,没想到如今的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这让我看到了我国煤炭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光明前景。”“通过与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交流,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于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能源报国的使命,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创新能力,为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赴神延煤炭西湾露天煤矿矿场的参观学习活动,不仅让成员们直观地了解了现代化露天煤矿的生产流程和先进技术,更激发了他们投身能源事业、践行能源报国的热情与决心。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团成员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努力成长为能源领域的优秀人才,为推动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 ,让“北疆青锋”的旗帜在能源报国的道路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