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青峰能源报国实践团赴天池能源将一、将二矿开展暑期交流活动
时间:2025-07-05 18:34:55 关注:
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赴天池能源将一、将二矿开展暑期交流活动
2025年7月3日,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奔赴新疆天池能源集团将一矿、将二矿,以“校史传承+矿企实践+青蓝接力”为脉络,开展暑期“三下乡”交流活动,深度推动产教融合,赋能能源领域青年成长。
一、校史溯源:解码矿业报国红色基因
交流伊始,西安科技大学马力教授以“从烽火中走来的能源育人路”为主题,回溯学校87年办学脉络:从1938年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在抗战烽火中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后扎根西部服务能源开发,再到新时代聚焦智慧矿山、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校史里的每一个节点,都与国家能源战略紧密呼应。
“1956年学校支援西北煤矿建设,师生背着仪器徒步勘探;如今我们的技术助力千米深井智能化开采。”马教授结合校史故事,剖析“扎根西部、科技报国”的精神传承,勉励实践团成员:“能源领域的突破,需要你们把论文写在矿山上。” 现场,实践团成员围绕“校史中的能源攻关案例”“学科如何对接产业需求”踊跃提问,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锚定专业发展方向。
二、矿企探路:洞察智慧能源转型密码
将一矿、将二矿矿长孙进步,则以“戈壁滩上的‘能源革命’”为题,揭秘矿区从“粗放开采”到“智慧绿色矿山”的蝶变历程:
技术突破:将二矿建成西北首个“智能调度中枢”,通过5G网络、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采煤、运输、安防全流程无人化管控,单班用工减少60%;
生态实践:将一矿创新“光伏治沙+矿山修复”模式,在采矿区周边建设光伏电站,年发电量超2000万度,同步修复荒漠植被超3000亩;
人才迭代:矿区打造“技能大师工作室”,培育出多名煤炭行业技术能手,为智能化转型储备生力军。
交流中,实践团成员针对“智慧矿山数据安全”“新能源与传统煤炭的协同路径”等前沿问题追问,孙矿长结合一线案例一一拆解:“智能化不是简单替代人,而是让人更安全、更高效地掌控生产。” 这场“理论+实战”的对话,让学生直观触摸到能源产业的未来脉搏。
三、青蓝接力:“扶持计划”架起成长桥梁
活动高潮,“青蓝扶持计划”签约仪式正式启动——矿企中的西安科大校友(“师兄导师”)与实践团成员(“师弟学员”)一对一结对,构建“职业规划+技术带教+就业衔接”的全链条帮扶体系:
导师责任:定期开展矿山现场教学、职业发展辅导,分享一线技术攻关经验;
学员任务:参与矿区课题调研、协助技术优化,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
长效机制:校企共建“实践基地”,未来每年选拔学生参与计划,打通“校园-矿山”成长通道。
签约现场,2018届校友、将二矿技术主管李明动情分享:“当年我刚入职时,也有学长手把手教我下井、调试设备。如今接力帮扶,希望师弟们少走弯路,更快成为能源领域的‘生力军’。” 实践团成员何永康则感慨:“从校史里读懂‘为什么学’,在矿企看到‘怎么干’,这份扶持计划,让‘能源报国’不再是口号,而是一步步可触摸的成长路径。”
此次交流,既是校史传承与产业实践的深度对话,也是青年成长与能源振兴的双向赋能。未来,北疆青锋实践团将持续深耕能源一线,以“知校史、懂产业、强本领”为脉络,推动更多“校园智慧”转化为“矿山动能”,在戈壁深处书写新时代的“能源报国”答卷。
作者:李康 来源:大学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