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汲取历史教训,筑牢安全防线——西湾露天煤矿召开水害防治专题报告会

时间:2025-07-05 17:20:01 关注:
     为深刻吸取历史事故教训,全面提升矿区水害防治能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西湾露天煤矿给西安科技大学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全体学生召开了露天煤矿水害防治专题报告会。会议深入分析了露天煤矿水害防治的核心要素,并结合震惊全国的山东华源煤矿“8·17”特大水害事故案例
  水的来源:系统梳理了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河流、水库等)、地下水(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历史遗留老空区积水等主要水源,强调了精准识别水源的重要性。充水通道:详细分析了采掘直接揭露、边坡渗流/管涌、断层等构造通道、封闭不良钻孔、地表水倒灌及老空区溃水等水流入侵矿坑的主要途径。水害危害: 全面阐述了水害可能导致的生产中断、设备损毁、边坡失稳(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突水、溃水、泥石流)、运输受阻、人员伤亡、排水成本激增、资源损失及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治理水害:重点介绍了“探、防、堵、疏、排、管”的综合防治体系,包括水文地质勘查、物探钻探、截水疏干、排水系统建设、边坡防护加固、注浆封堵、帷幕截流以及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和人员培训等关键措施。地质条件: 强调地质条件是水害防治的基础,需深入掌握矿区地层结构、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水文地质特征(含水层、隔水层、水力联系)及地形地貌等,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以史为鉴:华源矿难的深刻警示,报告会特别引用了 2007年8月15日至17日山东省新泰市华源煤矿发生的特大洪水淹井事故** 作为警示案例。这场由持续强降雨(过程降雨量达205毫米)引发的灾难,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并漫过河岸。8月17日,洪水通过煤矿废弃砂井溃入井下,水量高达约150万立方米,在极短时间内淹没了整个矿井。最终,该事故造成172名矿工不幸遇难,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煤矿水害事故之一。
作者:刘洋 来源:大学生之声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