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热忱似火。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社会实践团怀揣能源报国的坚定信念,踏上了奔赴祖国北疆的征途。7月2日,实践团一行自临潼火车站启程,跨越千里,深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走进大唐国际锡林浩特矿业公司胜利二号矿,以脚步丈量能源热土,用双眼见证“黑色黄金”的开采传奇。
千里奔赴:车轮滚滚向北,心潮逐浪高
清晨的临潼站,朝晖为启程的身影镀上金色。列车载着青春的憧憬与求知的热望,一路向北飞驰。窗外,八百里秦川的沃野良田渐渐被抛在身后,代之以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当列车驶过黄河,浊浪排空的气势令学子们屏息凝神,母亲河的雄浑激荡起胸中的家国情怀。
驶入内蒙古境内,视野豁然开朗。无垠的草原如巨大的绿毯铺向天际,成群的牛羊点缀其间,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如珠,勾勒出“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画卷。窗外流动的风景成为移动的课堂,实践团成员们或凝神记录,或热烈讨论,车厢内笔记本上写满对能源产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思考。从关中平原到北疆草原,不仅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认知视野的拓展——祖国的辽阔与能源基地的壮美,深深烙印在每一位青年心头。
矿场初探:大地脉络震撼,责任担当入心
抵达胜利二号矿,现代化露天矿的磅礴景象瞬间攫住所有人的目光。巨大的矿坑宛如大地的脉络,层叠的剥离台阶书写着工业的史诗,庞大的矿用卡车如钢铁巨兽在矿坑中高效穿行,构成一幅力与美的壮阔图景。在矿方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头戴安全帽,深入矿区一线。
行走在观礼平台,近距离观察剥离、采装、运输、排土的全流程作业,巨型电铲每一次精准有力的挖掘,都引来学子们的惊叹。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胜利矿先进的绿色开采工艺与严格的生态修复措施:“我们始终坚持‘边开采、边治理’,你看那边复垦区,牧草长势多好!” 昔日的排土场如今绿意盎然,展现出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坚定实践。煤炭从远古地层被唤醒,经现代化工艺转化为支撑国家发展的澎湃能量,这条“乌金”之旅让“能源报国”四字从口号化作眼前触手可及的现实重量。
青春誓言:北疆砺青锋,能源写华章
此次锡林浩特之行,是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与专业认知的淬炼。千里征途,磨砺了实践团成员不畏艰苦的意志;矿场实践,深化了对能源行业“国之大者”的认知,切身感受到科技赋能下绿色矿山发展的澎湃脉动。
“亲历这壮阔的能源基地,才真正懂得何为‘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团队成员张同学在归途的列车上感慨道。从书本走向旷野,从理论走向实践,北疆的风沙磨砺了青春锋芒,矿区的灯火点亮了报国理想。西安科技大学“北疆青锋,能源报国”实践团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将所见所感所思转化为矢志学习、投身能源事业的强大动力,让青春在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发展的不懈奋斗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他们心中的火焰,正如矿坑中不息的灯光,必将照亮前行的能源报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