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命脉,传承美丽乡村——洛阳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时间:2025-06-26 19:32:13 关注:
为赓续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近日,一支由豫北医学院仁智书院的黄嘉欣、杨阿讯、赵欣宇、王傲雪、任志淇五名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奔赴洛阳,开展以“赓续红色命脉 传承美丽乡村”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以青春热忱,探访红色遗址、调研美丽乡村,在行走中感悟革命精神,于实践里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让红色传承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实践筹备阶段,团队精心谋划。依据职能,明确调研、宣传、外联、后勤等分组,确保分工清晰、职责到人。成员们广泛收集洛阳红色文化史料与美丽乡村建设资料,深入梳理重渡沟村、平乐村等乡村的产业布局、文化底蕴,系统学习乡村振兴政策文件,为实践筑牢知识根基。同时,积极对接乡村村委会,说明实践计划,争取支持配合,敲定走访时间与行程;准备摄影摄像设备、录音笔等调研物资,配备急救包等安全保障物品;制定详尽安全预案,涵盖交通、饮食、住宿等安全要点,为实践保驾护航。
6月20日至26日,实践团队从洛阳城区出发,深入特色乡村。在乡村调研现场,队员们脚步不停、探索不止。走访村民时,坐于农家小院,与村民拉家常、问发展,从质朴话语中洞悉乡村特色产业的成长轨迹,知晓产业壮大面临的资金、技术、市场等瓶颈;与村干部座谈,围坐会议室,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守护、文化传承创新,探讨乡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参观红色文化墙,凝视一幅幅承载历史的画面,老党员讲述当年带领村民战天斗地、脱贫奋进的奋斗故事,队员们认真聆听,从红色过往里挖掘产业发展的拼搏精神,探寻乡村振兴背后的红色动力源泉。
红色遗址探访中,队员们走进3 - 5处革命遗迹。触摸斑驳墙壁,凝视珍贵史料,在历史的厚重氛围里,感悟革命先辈的热血与牺牲。老党员的深情讲述,让红色故事鲜活起来,红色基因也在青年学子心中深深扎根。这些红色记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成为理解乡村振兴精神内核的桥梁,助力团队思索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实践过程中,宣传组全程跟进,用镜头捕捉乡村风貌、民俗文化,以文字记录特色产业发展。队员们将采集的素材精心打磨,制作成图文推文,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为洛阳美丽乡村宣传注入青春声量。
实践收尾,团队进入成果整理阶段。队长牵头汇总各小组工作,梳理实践流程,总结成果与不足;调研组基于调研数据、访谈内容,撰写实践报告,剖析乡村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为乡村产业升级、文化传承贡献青春智慧。此次实践,队员们的调研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显著提升,实践成果获校内宣传推广,还吸引地方媒体关注报道,实现文化传承、乡村宣传与青年成长的有机统一。
安全保障方面,行前开展安全培训,让队员熟知应急处理流程;实践期间,严格执行每日行程报备,选择正规食宿场所,随身携带急救包与常用药品,避开危险区域;建立紧急联络群,明确应急联络方式,遇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及时暂停或调整实践安排,保障队员安全。面对对接不畅、团队协作等问题,外联组提前确认行程、准备备选地点,团队每日例会同步进度、协调资源,利用线上工具共享任务,确保实践稳步推进。
此次洛阳暑期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的生动缩影。红色命脉在传承中熠熠闪光,美丽乡村在调研里焕发新貌,青春力量正融入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时代浪潮,书写担当。未来,期待更多青年投身实践,让红色基因与乡村发展的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作者:赵欣宇 来源:豫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