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播撒安全健康种子,传递青春温暖力量

时间:2025-06-24 23:26:13 关注:
2025年6月13日,豫北医学院生物制药与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12名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团队,迎着夏日的朝阳,满怀热忱地走进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桥北乡刘庵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围绕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普及与人文关怀,将专业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与爱心之旅。
活动伊始,团队聚焦暑期儿童安全重点——防溺水,在刘庵村明道书屋开展了一场生动的防溺水主题宣传活动。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早早聚集,对即将开始的活动充满期待。团队成员们通过播放精心剪辑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动画,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动画中一个个因疏忽导致的溺水悲剧,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私自下水游泳的危险性。随后,成员们结合黄河的水域情况,详细讲解了防溺水的“六不准”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孩子们牢记在心。
在急救知识讲解环节,团队成员借助专业的人体模型,为孩子们和家长们演示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大家看,进行心肺复苏时,双手要交叠,用掌根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员毛语涵一边操作,一边细致地讲解每个动作要点。对于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员们通过模拟气道异物梗阻场景,演示如何正确运用腹部冲击法进行急救。虽然考虑到孩子们年龄较小,不安排实际操作,但成员们鼓励孩子们在脑海中模拟操作过程,并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确保大家理解急救知识的关键要点。
防溺水宣传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分成若干小组,手持内容丰富的用药安全与假肢矫形知识传单,走街串巷,深入村民家中进行知识普及,耐心解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从药品的储存条件、服用剂量到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对于假肢矫形知识,团队成员针对家中有残障人士的家庭,介绍假肢的正确使用方法、日常保养技巧以及定期维护的必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使用辅助器具,提高生活质量。
6月17日上午,团队成员提着新鲜的鸡蛋等慰问品,来到103岁李有汉老人家中。一进门,成员们就被老人矍铄的精神所感染,大家围坐在老人身边,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感受岁月的变迁。成员们结合专业知识,为老人和其家人讲解适合高龄老人的饮食搭配、起居注意事项以及夏季防暑要点。老人拉着成员们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这些孩子,这么关心我,还带来这么多有用的知识。”
随后,团队来到独臂老人李大叔家。李大叔因意外失去右臂,且患有高血压,生活中面临诸多不便。成员们与李大叔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的日常生活和身体状况。针对李大叔的高血压问题,成员们从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提醒他要低盐饮食,适当进行散步等运动,按时服用降压药并定期测量血压。同时,团队中的假肢矫形专业成员还对李大叔的断臂进行了仔细检查以及慰问。
在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们不畏酷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各项活动中。他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知识传递温暖关怀,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刘庵村的村民们收获了实用的安全健康知识和贴心的关怀,也让团队成员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成员景大鹏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看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青春在实践中绽放光彩,责任在行动中得以彰显。豫北医学院学子们的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为刘庵村带来了知识与温暖,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与奉献精神,也为乡村的安全与健康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
 
作者:张紫凝 来源:豫北医学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