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校园新闻

高校该如何运用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提升价值观教育效果?

时间:2023-02-23 关注:
因此高校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的核心要义就是价值观教育。
这些正值青年的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并且经历过专业化的训练,这决定了他们在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社会学研究结果频频验证人在青年时期接受的价值观教育在规划未来的人生时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即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形成的价值观对他们在未来面对国家、社会、他人和自己时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高校运用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培育其价值观的原则

价值观教育必须要坚守一定的原则,并要在秉持原则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为此,高校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应该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主流价值观占主导的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

首先,教育者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培育原则,不断对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道德水平,同学生一起建立教育互信心理。

其次,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督促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速其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后,高校应把立德树人的内容融入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中,既要做好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要协调好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把专业课教学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紧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

首先,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丰富其精神世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促使他们把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需求。

其次,高校要关注大学生的利益诉求。高校应尽力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不仅要开展正面的思想教育,还应当尽量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实际困难,以此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科学合理的价值观的认知与认同。

再次,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要秉持“三全育人”的理念:

一是要把价值观培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二是要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是学校里的所有部门都要打好配合以实现全员育人,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高校进行价值观培育的作用。

最后,高校要时刻注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时代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需要注意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而超越现实社会的、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是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必要精神力量。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时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特点,把价值观教育同专业课学习相结合,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价值观教育活动,思政课教师还要注意把理论课讲的生动形象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以此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不仅要依靠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要把理论知识同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磨练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因此社会实践在高校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应当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相关内容以此来加强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再次,高校要对大学生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要有所辨别。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即矛盾是普遍和客观存在的,因此坚持主导性与包容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要在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下开展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同时还要尊重和包容大学生不同的思想理念和价值取向,进而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的特点开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

但是这种尊重和包容并不意味着对其负面的思想理念或不正确的价值观取向置之不理,因此高校在尊重和包容的同时要始终奉行政治导向原则,将党的政策方针以及路线代入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中来。

使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能够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引导其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清醒地认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而了解自身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所必须要肩负的社会责任。

教育者还可以通过对处于不同思想层次、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而获得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最佳效果。

最后,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情感的疏导。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要真正地认识到受教育者是有着真实的生活与多种多样情感需求的变通群体,他们是理性与感性因素和谐共存的学习主体。

高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更应该是心理的沟通,要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同时注意情感的疏导,并且要根据对大学生动态的把握和观察,时刻了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并尽可能的满足。

针对大学生所关心的时事热点以及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等问题加强沟通。教育者从深层次的情感层面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并与学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只有实现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情理兼备才能收获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运用大学生偶像崇拜现象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

针对大学生偶像崇拜行为,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大学生培育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方面的主渠道功能。教育者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式剖析这些社会现象及其成因,以化解学生在面对偶像崇拜过程中的疑惑与问题。

2005年11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启动“心灵阳光工程”,计划在百所大学里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李连杰也希望能通过参加这一活动来给在校大学生的心灵带去更多的阳光,但是李连杰的到来却引发了四川大学学生的追星热潮。

根据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不管是崇拜李连杰还是贝克汉姆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学生们在崇拜时采取的方式。对于高校的价值观培育工作来讲,要让大学生正确选择偶像和偶像崇拜的方式,尽量削弱偶像崇拜带来的消极影响。

高校应当坚持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面的教育引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教育者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选择,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意义。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要育人,两者同等重要。学校应当在赋予大学生盲目追星群体价值评判与选择权力的同时,突出对价值观的教育,指导大学生自身正确选择恰当的主体价值观,并对其错位的主体价值观加以疏导。

(二)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1.利用偶像光环。首先,通过积极的榜样示范教育活动,给大学生们创造几个能够产生良好情感共振的榜样。通过不断的展示、宣传和学习,使大学生明白人生的意义,从而自觉效仿这些现实生活中平凡却又伟大的人,不断进行自我的完善。

其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谨慎地对待偶像,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用偶像积极的一面去感染、熏陶学生。最后,要注重培养大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并指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对待心目中的偶像,从偶像身上获得正能量。

2.采用榜样教育的新途径。由于榜样对大学生的影响巨大,所以将偶像教育作为榜样教育的一种新途径,通过引领大学生学习偶像本身所具备的优秀品格,化偶像为典范,并由此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榜样教育模式。

偶像的形象塑造需要真实可信,贴合社会生存的现实,贴合大学生的现实与心理特点与需要,还必须提高偶像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高校应大力塑造适应时代特征的榜样,大力加强偶像培育中的人文意识和文明内涵,用偶像们真实、丰富、生动的人性故事和人格魅力,使广大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生产型偶像身边,最终让真正的榜样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引起广泛共鸣。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大学生之声
校园新闻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20037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