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7 月 28 日,淮北师范大学 “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 点亮八皖实践团队走进淮北市刘开渠纪念馆,开展了一场以红色文化传承与艺术思政融合为主题的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实地参观、临摹速写、小组讨论及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这座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为红色教育的创新发展探寻新路径。

图为刘开渠纪念馆 纵慧琪摄
淮北市作为安徽省重要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孕育了深厚的红色基因。刘开渠纪念馆便坐落于这片充满革命记忆与艺术底蕴的土地上,它不仅是展示人民艺术家刘开渠先生艺术成就的殿堂,更是传承红色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刘开渠先生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奠基人之一,1904 年出生于淮北市杜集区,其一生将艺术创作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抗战期间,他以雕塑为武器,创作了《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等经典作品,用雄浑的雕塑语言展现中华民族的不屈抗争精神。此次调研中,团队成员被这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精神感召力的作品深深震撼,深刻体会到艺术作品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教材的独特魅力。

图为刘开渠纪念馆 纵慧琪摄
调研发现,刘开渠纪念馆在红色教育与艺术融合方面成效显著。馆内通过雕塑作品、纪录片、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刘开渠先生的生平与艺术成就,庄重肃穆的建筑风格和合理的展厅布局也为教育活动提供了良好氛围。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的临摹速写、小组讨论等活动,让青少年在艺术实践中理解 “为时代造像,为人民立碑” 的创作理念,实现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沉浸式体验。
然而,纪念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团队调研了解到,由于资金主要依赖政府拨款、社会捐赠较少,导致部分设施略显陈旧,更新缓慢;教育活动形式相对单一,难以充分吸引年轻群体;宣传渠道仍以传统媒体和线下活动为主,新媒体平台利用不足,社会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资金方面,可争取政府专项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发展基金;在教育形式上,引入 VR、AR 等现代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增强互动性;在宣传推广上,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扩大影响力,策划大型主题活动,加强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扩大覆盖面。
此次调研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刘开渠纪念馆在红色文化传承和艺术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为纪念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相信通过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刘开渠纪念馆将更好地承载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使命,为推动红色教育与艺术思政的深度融合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