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7日,山东大学卫梦山音支教队走进山东省某市北湖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支教活动。本次活动以“绿色乡村,环保同行”为主题,通过绘画、科普讲解、互动游戏等形式,向村里的孩子们传递环境保护知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意识,助力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晨光绘梦:执笔勾勒美丽乡村
清晨的阳光洒在北湖村的小学教室里,支教队员们早早布置好画具,准备带领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乡村”。活动开始前,队员们先向孩子们介绍了乡村环境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思考:“我们理想中的乡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拿起画笔,在扇面上尽情发挥想象力。有的画出了蓝天白云下绿树成荫的村庄,有的描绘了清澈的小溪和嬉戏的鱼儿,还有的孩子画出了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表达了对绿色能源的向往。
支教队员陆纪宇说:“孩子们的作品虽然稚嫩,但充满了对美好环境的期待。有的孩子甚至主动提出要减少使用塑料袋,这让我们很惊喜。”
通过绘画活动,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

气候行动课堂:守护地球,从小做起
上午的第二节课,支教队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气候行动”科普讲座。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视频,讲解了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碳排放等概念。
“大家知道为什么夏天越来越热吗?”“如果我们不节约用电,会有什么后果?”队员们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为了让知识更直观,支教队还设计了一个小实验:用透明箱子模拟“温室效应”,让孩子们观察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养成节约用水、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地球做贡献!”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兴奋地说道。支教队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意识到环保不仅仅是政府和科学家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

探秘水下世界:守护生命的源泉
下午的课程聚焦“水下生物”保护。支教队员杨璐豪以一段海洋纪录片开场,向孩子们展示了五彩斑斓的珊瑚礁、成群结队的鱼群,以及被塑料垃圾污染的海洋画面。强烈的对比让孩子们深受触动。
“大家知道吗?海洋垃圾不仅会伤害鱼类,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杨璐豪的话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随后,支教队组织了一场“垃圾分类大挑战”游戏,让孩子们学会区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总结与展望
本次支教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环保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支教队队长张丽敏表示:“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保护,而孩子是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环保理念扎根在他们心中。”
未来,山东大学卫梦山音支教队将继续深入乡村,开展更多环保教育活动,如植树护绿、垃圾分类推广等,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乡村建设。
结语
环保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北湖村的这一天,支教队员们用爱心和知识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绿色之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小小的“环保卫士”将成长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