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骄阳似火,映照着大别山的苍翠与历史的厚重。淮北师范大学“红旗漫卷千村跃,绿韵悠扬万户春”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无限敬仰,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踏上了首日实践征程。他们以“探寻红色印记,感悟发展力量”为核心,通过沉浸式学习革命历史、实地考察生态转型成果,在红色沃土接受精神洗礼,在绿水青山见证时代伟力,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担当。
一、红军广场:数字台阶铭刻丰碑,燎原之火映照初心
清晨,实践队员便精神抖擞地集结,跟随当地资深讲解员,步入庄严肃穆的红军广场。广场依山而建,每一级台阶都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记忆。
数字背后的史诗:
队员们拾级而上,目光聚焦于脚下:“59级台阶”诉说着诞生在金寨的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的赫赫功勋;“50级台阶”代表着被追认的金寨籍县团级以上革命烈士500多位;“25级台阶”则铭记着曾在此诞生和浴血奋战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的光辉历程。讲解员动情地解说,让冰冷的数字瞬间化为滚烫的英雄史诗。

图为团队成员们在红军广场倾听讲解员的解说 胡妍摄
仰望不朽丰碑:
行至广场顶端,一座巍峨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在眼前。纪念碑模仿人民英雄纪念碑而建,足有24米高,正中间有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镀金大字,在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队员们神情庄重,整齐列队,向长眠于此的革命英烈集体默哀并深深鞠躬。现场一片肃穆,微风拂过,仿佛能听到历史深处先烈们为信仰呐喊冲锋的回响。

图为队员们在革命英雄纪念碑前鞠躬 胡妍摄
纪念堂里的精神洗礼: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队员们步入金寨县红军纪念堂。这里排列了详实的史料和烈士画像,在讲解员的深情讲述下,那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鲜活地呈现在队员们的眼前。队员们被革命先辈“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深深震撼,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筑牢理想的根基。

图为队员们参观金寨红军纪念堂 胡妍摄
二、梅山水库:治淮丰碑见证奉献,绿水青山绘就新篇
带着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的力量,实践团队将目光投向新时代金寨发展的生动实践——梅山水库。
触摸历史脉搏:
这座始建于1954年的水利工程,是新中国治淮战略的核心工程,更是金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发扬大别山革命精神“坚守信念、团结奋进”创造的人间奇迹。队员们行走在宽阔的大坝上远眺水库的壮观景色,了解到当年“万人会战、肩挑背扛、克服万难”的感人故事,深刻体悟到建设者们战天斗地的艰辛与无私奉献的伟大。这座大坝,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一座用信念和汗水浇筑的精神丰碑。
感悟绿色嬗变:
更令队员们欣喜和深思的是水库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通过当地村民的介绍,结合队员们的实地观察,清晰地展现了梅山水库如何从单一的防洪灌溉功能,成功转型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典范。库区周边,特色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旅游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日益完善,吸引着八方游客。队员们与在大树下乘凉的村民交流,伴随着声声蝉鸣,真切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里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效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在这里实现了和谐统一,革命老区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金寨梅山水库风光 胡妍摄
三、首日结语:精神洗礼丰盈心灵,红色基因引领征程
一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队员们虽感身体疲惫,但内心却因精神的丰盈而无比振奋。通过红军广场的沉浸式缅怀、红军纪念堂的历史回溯、梅山水库的今昔对比,实践团队的首日实践实现了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机融合。

图为实践团队风采 胡妍摄
队员们纷纷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学习,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在未来的实践日子里,他们将带着首日的感悟,继续深入金寨的乡村田野,更细致地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更深入地调研绿色发展的创新模式,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悟、用行动实践。
(文:韩煦、郭璐源/图:胡妍/指导老师:刘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