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缅怀渡江先烈,传承奉献精神

发布时间:2025-08-19 关注:

来源:缅怀先烈队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以“缅怀渡江先烈,传承奉献精神”为主题发表演讲。这次演讲由我们三人组成的缅怀先烈队共同完成,我们将从历史背景、先烈事迹和当代意义三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与大家一起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并思考如何将革命先烈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第一部分:渡江战役的历史意义
1949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著名的渡江战役。这场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它不仅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终结,也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这一辉煌胜利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和平。 渡江战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是因为它是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面对长江天堑,敌军重兵把守,我军没有先进的装备,也没有现代化的船只,却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成功突破防线。据史料记载,仅在战役的第一阶段,就有数千名指战员牺牲于枪林弹雨之中。他们当中有年轻的士兵,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还有许多默默无闻但同样伟大的普通百姓。这些英雄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舍生取义,什么叫为国捐躯。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当我们再次回望这段历史时,不仅要铭记那些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付出生命的先烈们,更要从中汲取力量,让他们的精神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第二部分:先烈的事迹与奉献精神
 接下来,我想分享几位渡江战役中的英雄故事,他们或许并不广为人知,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 第一位是被称为“渡江第一船”的船工张孝华。他原本是一个普通的渔民,但在战役打响前,他主动报名参加运输部队的任务。为了确保解放军能够顺利渡过长江,他在敌人的炮火下连续往返多次,最终因体力透支而壮烈牺牲。他的名字虽然没能载入史册,但他所代表的无私奉献精神却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第二位是女战士刘胡兰式的巾帼英雄——李秀英。她是一名医护兵,在战斗中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坚守在前线救治伤员。当时,一颗流弹击中了她的腿部,但她仍然坚持工作,直到最后倒在岗位上。她的牺牲虽小如星火,却照亮了整个战场。 还有一位值得我们铭记的是指挥官王近山将军。作为渡江战役的重要领导者之一,他不仅制定了周密的战略计划,还在关键时刻亲自带领突击队冲锋陷阵。他曾说:“只要能换来人民的幸福生活,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位战士,也铸就了渡江战役的伟大胜利。 这些英雄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奉献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件中,更蕴藏在平凡的细节里。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

第三部分:传承奉献精神的当代价值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着安定的生活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革命先烈的付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有些人开始淡忘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渡江先烈的精神内涵,并将其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首先,奉献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至关重要。无论是抗击新冠疫情的医护人员,还是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抑或是致力于科技创新的科研工作者,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奉献精神。正如渡江先烈一样,这些人放弃了舒适的生活,选择了迎难而上的道路。他们的行为提醒我们,只有每个人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其次,奉献精神也是一种家国情怀的体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正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例如,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关注弱势群体;也可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们要通过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渡江战役以及背后的意义。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如《长津湖》《金刚川》等,通过艺术形式再现了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说明,只要方法得当,历史题材完全可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我们也可以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开展红色旅游等活动,让更多人走进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结语:让先烈精神永存心间(全体成员) 各位同学,渡江战役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但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历久弥新。缅怀先烈,
不仅是为了记住他们的名字,更是为了学习他们的品质,传承他们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以渡江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责任,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
谢谢大家!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