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亳州市博物馆中的红色文化内涵,传承革命精神,7月15日至7月25日,“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红迹铸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专程走进亳州市博物馆,开展了为期10天的红色文化专项调研。团队通过实地参观、访谈馆内工作人员、与参观者交流等方式,系统梳理馆内红色资源,探寻其中蕴含的历史记忆与精神价值。

图为亳州市博物馆大门
细观馆藏红迹,打捞历史细节
实践团成员首先聚焦博物馆“烽火亳州”展区,逐一参观了馆内珍藏的红色文物。从抗战时期亳州民众自制的土枪、支援前线的独轮车,到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员使用的密信、记录战斗历程的日记本,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具体的历史场景。“这本1947年的战斗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当地民兵配合解放军作战的过程,字里行间全是‘保家卫国’的决心。”

图为“烽火亳州”展区
在与馆内资深讲解员的访谈中,团队了解到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展柜中那面布满弹孔的红旗,曾见证1948年亳州解放战役中战士们的冲锋;角落里那台老式收音机,是建国初期当地群众收听国家大事的重要工具。这些细节让红色历史变得更加立体可感。

图为战争武器摆放展区
创新传播思路,活化红色资源 为让馆藏红色故事走出展馆、贴近青年,实践团结合新媒体特点设计了系列传播方案。成员们选取3件代表性文物,拍摄“文物说党史”短视频,由团队成员扮演“文物讲解员”,用通俗语言讲述背后的革命故事,目前已完成前期拍摄。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讲解交流
同时,团队在馆内发起“红色记忆留言墙”活动,邀请参观者写下对革命先烈的寄语,短短3天便收集到200余条留言。“看到一位小朋友写下‘谢谢你们让我们有好日子过’,突然觉得我们的调研特别有意义。”团队成员小李说。实践团还计划将优秀留言整理后,与文物图片结合制作线上H5,扩大传播范围。 总结实践成果,助力文化传承 此次调研,团队共整理馆藏红色文物信息86条,记录文物背后的故事32则,形成《亳州市博物馆红色资源梳理报告》。针对馆内红色展区互动性不足的问题,团队提出三点建议:增设沉浸式体验装置,让参观者“穿越”到历史场景;开发青少年红色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