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青春志愿行,情暖敬老院:大学生用爱绘就美好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07 关注: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科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微光暖基层 青春办实事”基层服务实践团

青春志愿行,情暖敬老院:大学生用爱绘就美好篇章
 
近日,合肥市一所敬老院里暖意涌动,淮北师范大学计科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微光暖基层 青春办实事”基层服务实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在此开展了一场志愿服务与墙绘活动。这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行动,如一股清泉注入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沉寂的院落带来鲜活气息,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与人文情怀。
 
筹备:以心为引,贴近需求
 
这场活动的发起,源于淮北师范大学对志愿服务精神的长期倡导。学校始终鼓励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青年学子在奉献中感悟成长。此前,志愿者团队曾多次走访周边社区开展公益服务,在与老年人的接触中发现,敬老院的老人们不仅需要物质关怀,更渴望精神上的陪伴与环境上的改善。
 
为让活动精准对接老人需求,志愿者们提前与敬老院进行了多次沟通。他们走进院落,观察墙面的破损情况与空间布局,留意老人们常聚集的活动区域;同时向护理人员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与审美偏好,得知多数老人喜欢色彩明快、寓意吉祥的图案,对过于复杂的设计接受度较低。这些细致的调研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志愿者团队在校园内发起招募时,得到了热烈响应。不同专业的学生踊跃报名,有人擅长绘画,主动承担墙绘创作;有人耐心细致,申请加入陪伴关怀组;还有人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负责活动的后勤保障。经过筛选,一支兼具热情与能力的志愿者队伍正式组建,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召开筹备会,明确分工、细化流程,确保活动当天高效有序。
 
陪伴:以情相暖,倾听心声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物资来到敬老院。刚走进院门,就看到几位老人坐在银杏树下的藤椅上,目光随着志愿者的身影移动,脸上露出期待的笑容。陪伴关怀组的志愿者们迅速融入场景,自然地走到老人身边,拉开了温暖互动的序幕。
 
在活动室里,几位志愿者围坐在老人身旁,手中捧着当天的报纸,用清晰温和的语调朗读着。他们特意挑选了本地新闻、健康养生知识和趣味故事,读到精彩处,老人们会跟着点头微笑,偶尔插话分享自己的看法。一位志愿者注意到有位老人听力不佳,便凑近他耳边,放慢语速重复内容,老人听懂后,紧紧握住志愿者的手,眼里泛起感动的微光。
 
院落的角落里,志愿者们与老人闲聊家常。他们认真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的经历,那些关于工作、家庭和时代变迁的故事,在缓慢的叙述中变得鲜活。有老人回忆起年轻时的奋斗岁月,眼神里闪烁着光芒;有老人谈及日常的点滴趣事,引得周围人阵阵欢笑。志愿者们不急于打断,只是静静聆听,适时回应,让老人们感受到被尊重与被关注的温暖。

休息间隙,志愿者们还准备了简单的才艺表演。有人清唱经典老歌,旋律响起时,几位老人跟着轻轻哼唱,熟悉的曲调勾起了共同的记忆;有人表演手势舞,动作整齐轻快,为安静的院落增添了几分活泼气息。这些表演虽不专业,却饱含真诚,老人们看得专注,不时报以掌声,活动室里的笑声此起彼伏,汇成温馨的交响。
 
创作:以美为媒,装点生活
 
与陪伴关怀组的温馨氛围不同,墙绘创作组的现场呈现出另一番忙碌景象。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了颜料、画笔、砂纸等工具,来到敬老院指定的外墙区域。这面墙因常年风吹日晒,墙面已有些斑驳,志愿者们首先用砂纸仔细打磨,去除松动的墙皮,再用清水擦拭干净,为后续绘画做好准备。
 
墙绘的图案是志愿者们根据前期调研精心设计的。他们选取了松柏、仙鹤等象征健康长寿的元素,牡丹、月季等寓意幸福美满的花卉,这些图案线条简洁、色彩明快,既符合老人的审美,又能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创作前,几位有绘画基础的志愿者用粉笔在墙上轻轻勾勒出轮廓,确保整体布局协调美观。
 
调色区的志愿者们专注地调试着颜料,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调色板上,映出斑斓的色彩。他们反复比对设计图,斟酌每一种颜色的饱和度,既要保证色彩鲜亮,又要避免过于刺眼。负责绘制的志愿者们则根据分工,有的专注于勾勒线条,让松柏的枝干更显遒劲,让花朵的轮廓更显灵动;有的专注于填充色彩,让绿叶的层次更加丰富,让花瓣的过渡更加自然。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单调的墙面渐渐焕发生机。翠绿的松柏傲然挺立,枝叶舒展;粉色的牡丹娇艳绽放,花瓣层叠;洁白的仙鹤身姿轻盈,仿佛正要展翅飞翔。路过的老人不时停下脚步,远远观赏,有的还用手指着画面轻声赞叹。一位坐轮椅的老人被推到墙边,看着逐渐成型的画作,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
 
创作过程中,志愿者们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有人累了,就换下来休息片刻,立刻有人接过画笔继续;有人发现某个细节不够完善,大家便围在一起轻声讨论,及时调整。阳光渐渐西斜,将志愿者们的身影拉得很长,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回响:以行作答,传递力量
 
活动接近尾声时,敬老院的面貌已悄然改变。陪伴关怀组的互动让院落里的笑声多了起来,老人们的脸上多了几分神采;墙绘创作组的努力让原本斑驳的墙面变成了生动的画卷,为整个院区增添了亮色。这种看得见的变化,是志愿者们用汗水换来的成果,也是爱心传递的直观体现。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在结束时纷纷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收获良多。能够用自己的时间和能力为老人们做些实事,看到他们的笑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种付出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收获——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与生命的厚重;在创作墙绘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与艺术创作的价值。
 
敬老院的负责人对志愿者们的付出表达了诚挚感谢。他提到,这些年轻人的到来不仅改善了敬老院的环境,更重要的是给老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平日里安静的院落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老人们的话多了、笑容多了,这种积极的改变比任何装饰都更有意义。
 
延伸:以志为向,续写篇章
 
这场志愿服务与墙绘活动,是淮北师范大学学子参与社会公益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大学生志愿者都是社会公益事业中活跃的力量,他们用青春的热情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支教、助老、环保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
 
此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当下的成果,更在于它所传递的价值导向。它让更多人看到,敬老爱老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可以通过具体行动来践行;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得到锤炼与升华。

未来,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将继续开展。淮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计划与敬老院建立长期联系,定期组织陪伴交流、节日慰问等活动,让温暖持续传递。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同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夕阳西下,志愿者们与老人们挥手告别,敬老院的墙面上,那些象征美好寓意的图案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这场由青春与岁月交织的相遇,不仅为老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更在每个人心中播下了关爱与责任的种子,等待着在未来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