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印记,传承英烈精神——走进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
为深入挖掘马鞍山红色文化内涵,推动红色资源活化利用,马鞍山红忆调研队于2025年7月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马鞍山市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红色教育基地等进行了系统性调研。报告梳理了当地红色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为马鞍山红色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优势:
-资源底蕴深厚,历史脉络清晰:马鞍山红色资源涵盖抗日战争时期的横山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支援遗址,以及邓家山惨案、濮塘游击战等重要历史事件,形成了“抗日烽火—解放支援—建设奉献”的完整历史脉络。其中,马鞍山革命纪念馆馆藏文物达800余件,包括革命烈士手稿、武器装备等珍贵实物,为红色教育提供了坚实载体。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功能初显: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对濮塘烈士陵园、横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等进行修缮,新建了英烈事迹长廊、纪念广场等设施。2024年,全市红色场馆累计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开展“重走革命路”“红色故事进校园”等活动300余场,成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青少年研学实践的重要阵地。
-数字化探索起步,传播渠道拓宽:部分场馆已尝试数字化转型,如马鞍山革命纪念馆开发了线上虚拟展厅,通过3D建模还原历史场景;“红色马鞍山”
2025年7月28日,阳光洒落,映衬得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愈发庄严肃穆。作为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静静伫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英烈们不朽的精神,吸引着人们前来瞻仰、缅怀。
踏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烈士纪念碑,笔直的碑身如同一把利剑,刺破苍穹,象征着英烈们为了理想信念奋勇向前、无畏无惧的精神。碑身上刻写的文字,虽历经岁月,却依旧清晰,无声诉说着往昔那段硝烟弥漫、壮烈激昂的故事,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先辈们为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的年代。

图1(烈士纪念碑曹泽远摄)
纪念碑两侧,纪念墙整齐排列,上面铭记着为国家和人民英勇献身的烈士姓名与事迹。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舍生取义的热血传奇;每一行事迹之中,都饱含着对家国的赤诚忠心。驻足于此,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英烈们在关键时刻毅然抉择、慷慨赴难的决然。
随着当地政府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宣传,革命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传承,当地政府在大力的修缮濮塘烈士陵园,使红色革命文化深入人心

(原马鞍山革命历史纪念馆,现维修当中)
陵园内,苍松翠柏环绕四周,它们如同忠诚的卫士,四季常青,默默守护着英烈们的英灵。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落,光影交错间,为这片庄严的土地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圣,仿佛在诉说着对英烈的尊崇与缅怀。

图2为马鞍山市濮塘烈士陵园曹泽远摄
濮塘烈士陵园,不仅仅是一处纪念场所,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它见证着先辈们的热血牺牲,承载着不朽的精神财富。在这里,历史与现实交融,英烈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当代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如今,和平年代的我们,来到这片陵园,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宣誓。我们缅怀英烈,是为了汲取奋进的力量;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不断传递下去。让我们以濮塘烈士陵园为精神坐标,将英烈们的无畏勇气、爱国情怀融入血脉,化作前行路上的动力,在各自的岗位上拼搏奋斗,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贡献力量,让英烈们的精神永远闪耀在新时代的征程中。
马鞍山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赋予的宝贵财富,保护好、利用好这些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文旅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未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创新为动力,以融合为路径,统筹资源、优化服务、强化宣传,马鞍山红色文化一定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激励全市人民奋进新征程的精神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