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科技兴农,广陵学子“三下乡”见证小岗村无人机浇灌新实践
时间:2025-08-01 19:21:12 关注:
七月盛夏,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千亩良田绿意盎然。2025年7月7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智汇小岗——三维赋能实践队”走进这片改革热土,意外发现传统农田里“飞”来新科技——无人机浇灌技术正与农作物生产深度融合,用科技力量书写乡村振兴新篇。
在实践走访中,团队成员跟随当地农户深入田间。烈日下,几架无人机在稻田间低空盘旋,细长的水雾均匀洒落,替代了往日繁重的人工灌溉场景。“以前浇水全靠人扛管子,现在无人机半小时就能完成50亩地的浇灌!”种粮大户王爷爷一边展示手机上的灌溉操作界面,一边介绍,“手机设置好航线和水量,无人机就会按程序作业,连田埂边角都能照顾到。”
经了解,小岗村引入的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无人机+物联网”实现精准作业。团队成员戴中源在农技站技术员指导下,亲身体验了无人机操作:通过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无人机能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态,系统自动分析土壤湿度、植被指数等数据,精准识别缺水区域;结合北斗导航定位,无人机以厘米级精度规划飞行路径,确保每一滴水都“浇到点子上”。“这套系统能节水30%以上,还能避免大水漫灌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技术员解释道。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还参与了无人机浇灌技术的推广工作。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协助制作科普手册,向村民演示操作流程,并通过直播向外界展示小岗村的科技新貌。“没想到种地也能用这么高科技的东西!”围观的村民感叹,“听孩子们一讲,感觉学起来也不难,以后我家的菜地也能用无人机浇水了。”
“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农业的力量。”团队负责人陈欣茹表示,“无人机浇灌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我们将把在小岗村的所见所学带回学校,未来用专业知识助力更多乡村插上科技翅膀。”
据悉,小岗村正计划扩大无人机浇灌技术应用范围,探索与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结合,实现从灌溉到施肥、植保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青春与科技在希望的田野上交相辉映,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故事,正是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作者:姚逸铭 戴中源 虞雅涵 来源: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