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支点·实践有声】庭审宣法理,法育少年时
时间:2025-07-27 23:38:39 关注:
拒绝“绑架”——学会说“不”的勇气
当别的小朋友“强迫”分享玩具时,当大孩子要求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时、当被迫帮别人跑腿时,孩子们到底会如何选择?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困扰,队员张诗涵为大家准备了一堂教会大家面对欺凌主动说“不”的心理课。张诗涵老师从“什么是‘被强迫’和‘被欺负’”开始,向同学们科普了在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绑架”场景,让大家明白自己才是校园生活的主体。
在张诗涵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渐渐明白了在遇到不舒服的事情时,要敢于说“不”,主动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要获得属于自己的尊重。
法庭演绎——校园中的“法治严明”
反对校园欺凌是校园法治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队员李思语为大家精心策划了一期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模拟法庭。木槌声郑重响起,敲响的是法律的庄严钟声;孩子们表情严肃,展现的是法律的公正严明;台词声严谨有序,念出的是法律的秉公无私。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孩子们对法律严肃与尊敬的态度。
在李思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不仅感受了到了法律的庄重,也帮助孩子们树立了宝贵的法律意识。
识骗指南——防诈之心警钟长鸣
网络诈骗风险日益剧增,并且受害人群逐渐开始呈现年轻化态势。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们进行反诈宣传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队员赵政为大家带来了一节以“防骗小卫士在行动”为主题的话剧课。将当下最为常见的诈骗方式和最为典型的诈骗案例系统全面的给孩子们讲解。同时通过台词对白,角色扮演,自主创作等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发的融入课堂。
赵政老师也给大家分享了不少自己所熟知的诈骗方式以及反诈小技巧,希望孩子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抵制诱惑,提高反诈意识,如沐春风般茁壮成长。
日暮西沉,孩子们披着漫天霞光踏上归家的旅途,这一次,每一个孩子手中都提着一盏法律的明灯,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也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祝福孩子们在法律这盏明灯的指引下,可以走到更远的地方。
文案:周一笑 胡卓祎
排版:王楹
图片:农珧 陈立志 闵文睿
责编:肖博文
审核:肖博文
作者:李思语 来源:雏鹰计划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