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贸学院“链动安康·商贸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启了一场以“专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之旅。他们带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对专业知识的自信,致力于寻找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座谈交流:解锁乡村发展新思路
香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为实践团的调研之旅拉开了序幕。村党支部书记马金柱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香山村的发展历程。香山村地处凤凰山麓,是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小村庄。近年来,香山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创新模式,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初步构建起以茶油种植和生态养殖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过去五年间,村集体经济实现了180%的显著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辛勤付出和创新精神。
驻村第一书记王国柱和队员胡建鹏也分享了他们在文化振兴方面的成果。他们以“香山书屋”为文化阵地,联合学校各党支部、汉滨区文化馆及流水镇库区迁建村庄,持续开展“共享经典文化,共建文明乡风”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成功打造了多层次的乡村阅读品牌,让书香浸润山村,为文化振兴提供了持久动力。在他们的努力下,香山村的文化氛围愈发浓厚,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智慧治理:打造乡村安全新屏障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频发,给香山村带来了诸多挑战。然而,香山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积极探索现代化治理模式,成功应对了这一难题。实践团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香山村将全域科学划分为12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配备“1名党员网格员+2名村民协管员”,构建起覆盖全村1500余名村民的安全防护网。这种网格化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治理效率,还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意识。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香山村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来临时,村级应急小组能够迅速行动,优先将留守儿童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安全转移至村委会安置点。这种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充分体现了香山村对村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这种融合“党建引领、数字赋能、群众参与”理念的治理模式,已经成为香山村乡村振兴的坚实安全屏障。
青春赋能: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与驻村干部的朝夕相处和深度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切体会到,乡村振兴亟需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扎根基层的复合型人才。实践团成员在调研笔记中写道:“乡村振兴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扎根基层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是实践团成员们的共识,也是他们此行的核心目标。
实践团成员们充分发挥商贸专业优势,积极为村集体经济组织量身定制电商运营方案。他们协助当地村企搭建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打通了“山货出山”的通道,让香山村的特色农产品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此外,陕工大商贸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还计划构建“暑期实践+线上服务+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常态化服务机制。未来,他们将在农产品品牌策划、乡村农旅融合发展规划等领域,为香山村及更多乡村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群“00后”的商贸学子,用脚步丈量乡土大地,以专业智慧回应时代召唤,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他们的行动不仅为香山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驻村第一书记王国柱表示:“当高校的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时,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活力将得到充分释放。”这场跨越校园与乡村的实践探索,正在秦巴山脉深处,书写着新时代青年投身国家战略的青春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