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下的守护:三下乡送健康,送温情七月,厦门医学院暑期三下乡“杏林守暖,颐康同行”实践队,承载着医学院校师生的责任与热忱,驶入了泉州市石狮市锦尚镇奈厝前村。我们将在这里给老人普及高血压常识以及八段锦教学。
图 1图为奈厝前村文明实践站景
三下乡的挑战:人生地不熟的困难刚来到这个地方由于地处偏僻且恰逢台风天气,活动在即而我们的物资迟迟未到,且由于定位偏僻,部分活动成员打车偏离活动现场。这时,一位实践队员在活动前及时将物资取回,而其他实践队员安抚到来的老人们并赠送解暑扇子。而在健康宣讲时由于语言交流障碍,于是我们及时调整策略改用图文和让会方言的同学翻译,这些困难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努力化解。

图 2实践队员在活动前的准备会议
诊台前的关切:血压计下的健康密码简单的布置后,健康服务点迅速“开张”。几张课桌拼成的简易诊台前,身着白大褂的医学生们迅速进入状态。血压计、听诊器、登记表一字排开,成为此刻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队员轻柔地为第一位老人张大娘绑上袖带。空气泵“嘶嘶”的充气声在略显嘈杂的广场上显得格外清晰。实践队员一边安抚,一边专注地听着柯氏音。“收缩压158,舒张压92,叔叔,您这血压有点偏高啊,平时有头晕吗?” 另一成员边记录,一边关切地询问。

图 3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测量血压
类似的对话在几个诊台前反复进行着。队员们不仅认真测量、记录每一次数据,更耐心地倾听老人们讲述身体的不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血压值背后的健康含义,强调规律服药、低盐饮食、定期监测的重要性。对于血压异常的老人,都做了详细登记,并给出了明确的就医建议。
树荫下的律动:八段锦的养生初体验测量血压告一段落,焦点转移到了一旁空地上。这里,另一组队员已经排队整齐,准备带领老人们体验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八段锦。
几位队员先做了一遍完整的示范。动作舒缓流畅,如行云流水,配合着悠扬的背景音乐(手机播放),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伴随着清晰的口令和分解动作讲解,队员们走到老人中间,手把手地进行指导。乡亲们学得很认真,虽然动作略显僵硬,但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新奇和专注。白发与青春的身影交织,笨拙却认真的动作,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微风拂过,仿佛也带走了夏日的几分燥热,送来了健康养生的气息。

图 4图为实践队员教村民打八段锦
余音:汗水浇灌的希望与未完的守护夕阳的余晖给村庄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活动也接近尾声。短短半天时间,服务队共为30位老人测量了血压并建立了简易健康档案,其中超过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问题。而八段锦的教学现场,从最初的寥寥数人围观,到最后有近二十位老人坚持跟着比划完全套动作,甚至有几个动作学得有模有样。
临别时,透过车窗回望,老人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他们还在挥手。车厢里很安静,队员们脸上有汗水浸透的疲惫,但眼中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满足和思考。农村老人的健康意识、医疗条件依然薄弱。一次血压测量,一套养生操,力量虽微,但希望能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重视健康的种子。我们的‘三下乡’,不仅是服务,更是学习,是感知肩上的责任。

图 5图为实践队合照
作者:李诗淇
实践队伍:“杏林守暖,颐康同行”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