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发展智慧旅游、培育旅游新质生产力的号召,2025年7月20日,淮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开展“智绘云旅,心聆旅意”主题实践活动。团队紧扣当地旅游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问卷调研、现场宣讲、互动答疑等形式,深入了解民众对智慧旅游的期待,普及AI技术在文旅领域的应用,为六安“数字+旅游”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贴近青年群体,解锁智慧旅游新期待 7月20日上午,团队在六安中学周边聚焦青年群体开展活动。作为旅游消费的“先锋力量”,年轻人对智慧旅游的创新需求,为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
团队成员向过往青年发放问卷,围绕AI社交化旅游、智慧化体验项目等收集意见。“希望AI能根据我的朋友圈推荐相似风格的景点”“想要旅行攻略能自动生成视频脚本”……年轻人的奇思妙想让调研氛围活跃。团队还通过趣味问答,介绍六安景区的智慧服务:扫码获取“网红打卡路线”、参与直播互动赢取景区门票等,激发了青年的参与热情,不少人当场表示“下次出游要体验这些功能”。

图 1团队正在收集学生用 AI 规划商圈与景点联动路线的反馈。
此次调研清晰呈现出青年对“创意化”“社交化”智慧服务的偏好,为六安智慧旅游精准创新提供了鲜活依据。

图 2调研团队记录顾客对 AI 推荐 “美食 + 短途游” 组合的建议。
对话中年群体,让智慧服务更懂生活 当日下午,团队转至六安万达商圈,与中年人群体展开交流。作为家庭旅游的“统筹者”,中年人更关注智慧旅游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如何让技术“接地气”是此次互动的重点。
“AI导览能照顾到老人小孩的需求吗?”面对一位阿姨的提问,团队成员以六安某景区为例讲解:“系统会自动规划平缓路线,还能推送儿童游乐区实时人流,避开拥挤。”结合家庭场景,团队重点解读AI的“贴心功能”:根据天气调整行程、智能提醒老人用药时间、儿童走失一键定位……让中年人感受到技术带来的便利。
针对“操作复杂”“信息泄露”等顾虑,团队用现场演示和本地景区的安全认证消除担忧。不少中年人主动记录建议:“希望增加长辈模式”“优化山区离线功能”,这些反馈为技术落地更贴合家庭需求提供了实践样本。
服务出行游客,智慧助力旅途顺畅 同日下午,团队走进六安站,为即将出发的游客提供智慧旅游指引。针对“陌生城市如何高效游玩”的问题,团队推荐了六安智慧旅游平台的核心功能:AI规划一日游路线、实时查看景区人流、预约免排队服务等,还现场指导操作方法。不少游客扫码体验后表示:“有了这些工具,旅途更有底了。”

图 3六安站,调研团队合影留念
凝聚青春力量,共推智慧旅游发展 此次六安实践,团队通过多场景互动,既收集到基层对智慧旅游的真实需求,也让更多人了解到科技赋能旅游的价值。团队负责人说:“智慧旅游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服务的升级,只有贴近群众需求,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活动后,团队将梳理调研数据与建议,提炼各群体核心需求,形成分析材料提交当地文旅部门,为景区优化智慧服务提供参考。同时计划结合反馈设计科普手册,持续助力六安旅游数字化转型,让智慧旅游真正走进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