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三下乡

【淮北师范大学“智绘云旅”团队】 智绘云旅,心聆旅意” 调研团深入六安市开展 AI 旅游助手使用现状调研活动

时间:2025-07-22 19:32:39 关注:
聚焦智慧旅游痛点,调研团开启实地探访之旅
7 月 20 日至 21 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智绘云旅,心聆旅意” 新时代人民对于 AI 助手解决旅游问题现状调研团,在团队负责人付翱的带领下,全体成员分工协作,先后前往六安市金安区东城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万达广场、六安中学及六安站四大场景,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活动。本次活动以 “聚焦 AI 旅游助手应用现状,助力智慧旅游高质量发展” 为核心目标,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场景观察等多元形式,全面收集不同群体对 AI 旅游助手的使用体验、功能需求及优化建议,为后续形成系统性调研报告、推动旅游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站:东城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解锁中老年群体的 “AI 旅游认知密码”

7 月 20 日上午 8 时 30 分,调研团首站抵达六安市金安区东城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考虑到社区中老年居民占比较高,且该群体在旅游时对智能工具的使用往往存在独特需求与障碍,团队特意将调研重心放在 “AI 旅游助手认知度”“使用意愿” 及 “操作难度感知” 三大维度。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调研团成员分为三组开展工作:第一组负责在社区活动广场设置宣传展台,通过图文并茂的手册向居民普及 AI 旅游助手的基础功能,如 “语音查询景点信息”“智能规划周边游路线” 等;第二组深入社区老年活动室,与正在下棋、健身的居民进行一对一访谈,记录他们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不会使用在线预订、担心迷路等),并询问对 AI 工具的接受程度;第三组则针对有过智能设备使用经验的居民,发放纸质问卷,重点了解其是否尝试过 AI 旅游相关功能,以及使用后的满意度评价。“我去年去黄山旅游,想查一下附近的民宿,手机上跳出的 AI 助手推荐了好几家,但我不知道怎么分辨是不是正规的,最后还是让儿子帮忙订的。”68 岁的社区居民王大爷在访谈中提到的困惑,成为中老年群体使用 AI 旅游助手的典型痛点。针对这一现象,团队成员江璐在现场记录中写道:“中老年群体对 AI 旅游助手的需求本质上是‘简化操作 + 权威背书’,未来功能优化可考虑增加‘老年模式’,通过语音交互替代文字输入,并接入政府文旅平台认证的信息源,降低使用门槛与信任成本。”
站:六安中学 —— 倾听学生群体的 “AI 旅游功能期待”
7 月 20 日上午,调研团来到六安中学。

考虑到学生群体是未来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且具备较强的技术敏感度,团队将调研重点放在 “学生旅游行为特征” 与 “AI 功能适配性” 的关联分析上。在学校德育处的协调下,调研团成员进入高一、高二年级的自习课教室,发放纸质问卷。问卷设计涵盖 “假期旅游频率”“常用 AI 旅游功能”“对学生专属服务的期待” 等维度,如 “是否希望 AI 助手整合学生证优惠信息”“能否接受 AI 推荐‘性价比高的穷游路线’” 等。同时,团队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小组座谈,深入了解他们在短途旅游、研学旅行中使用 AI 工具的具体场景。“我和同学暑假想去合肥玩,用 AI 助手查了路线,但它推荐的交通方式都是打车,没有考虑到我们学生更倾向于坐地铁。” 高二学生陈同学的反馈,揭示了 AI 旅游助手在 “用户画像精准度” 上的不足。座谈中,学生们普遍表示,希望 AI 工具能增加 “学生群体专属模块”,例如 “根据考试时间自动避开高峰期规划研学路线”“推荐适合学生的平价住宿与景点联票” 等。此外,调研团还发现,学生群体对 “社交属性” 的需求突出。85% 的受访者表示 “会将 AI 推荐的旅游攻略分享到社交平台”,并希望 “AI 助手能生成带有个性化标签的攻略文案,方便直接发布”。这一需求为 AI 旅游助手的功能拓展提供了新方向 —— 不仅要解决实用问题,还需满足年轻群体的社交表达需求。
 
站:万达广场 —— 捕捉年轻消费群体的 “AI 旅游使用偏好”
7 月 21日上午,调研团转场至六安市核心商圈万达广场。作为年轻消费群体集中的区域,这里的受访者普遍具备较高的智能设备使用频率,对 AI 技术的接受度也相对更高。团队结合商圈人流特点,调整调研策略:以 “随机拦截访谈 + 线上问卷扫码填写” 为主,聚焦 “高频使用场景”“功能满意度” 及 “付费意愿” 三大核心问题。在商场一楼中庭,调研团成员夏磊手持平板电脑,向过往的年轻消费者展示当前主流 AI 旅游助手的界面截图:“您在规划旅行时,会优先使用 AI 工具推荐景点吗?比如输入‘六安一日游’,它会自动生成路线,您觉得这种推荐符合您的需求吗?” 刚结束毕业旅行的六安学院学生李同学表示:“我常用某 APP 的 AI 助手规划行程,它能根据预算和兴趣筛选景点,还能提醒天气和交通情况,但有时候推荐的餐厅评分和实际体验差距很大,希望能优化信息真实性。”在商场某旅行社门店,调研团成员与负责人张经理进行了深入交流。张经理介绍:“我们去年引入了 AI 智能客服,能 24 小时回复游客的咨询,比如‘门票预订流程’‘退改政策’等,大大减轻了人工压力。但遇到复杂问题,比如‘带老人和小孩如何规划行程’,还是需要人工介入。” 这一反馈印证了团队前期关于 “AI 与人工协同互补” 的假设,也为研究旅游企业应用 AI 工具的实际效果提供了一手案例。

第四站:六安站 —— 聚焦流动旅客的 “AI 应急服务体验”
7 月 21 日下午,调研团最后一站来到六安站。作为六安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其使用 AI 旅游助手解决 “突发旅游问题” 的体验,能直观反映工具的实用性与应急响应能力。调研团成员分为两组行动:一组在候车大厅向等待发车的旅客发放问卷,重点了解 “在陌生城市遇到交通、住宿问题时,是否会使用 AI 助手求助”“解决成功率如何”;另一组则在出站口观察旅客使用智能设备的场景,并对刚抵达六安的游客进行随机访谈,询问 “是否通过 AI 助手查询当地景点、美食”“信息准确性是否符合预期”。调研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与宣传同步推进,在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中,团队严格遵循前期制定的分工方案,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材料整理组的胡建友、付贤宇、曹皖锋三位同学负责实时汇总问卷数据与访谈记录,每天晚上召开线上会议,对当天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分类,标注 “高频提及问题”“典型案例” 等关键内容;媒体宣传组的江璐、夏磊、宋梓豪则通过拍摄现场照片、录制短视频、撰写即时通讯稿等方式,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班级官 Q 等平台同步更新调研进展,其中《调研团走进六安社区,倾听老人与 AI 的故事》一文被 “淮师青年” 公众号转载,阅读量突破 2000 次。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在万达广场开展了短时直播活动,由负责人付翱担任主播,向网友介绍调研目的与现场情况,邀请路人参与 “你最想让 AI 旅游助手解决什么问题” 的互动话题,累计吸引 3000 余人次观看,收集到来自不同城市网友的线上建议 50 余条,有效扩大了调研的参与范围与影响力。
调研暂告段落,数据背后的思考仍在延续
7 月 21 日傍晚,随着六安站最后一份问卷的回收,“智绘云旅,心聆旅意” 调研团的实地走访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累计覆盖四类场景,收集到关于 AI 旅游助手的功能需求、使用痛点、优化建议等各类信息共计 800 余条,为后续数据整理与分析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回顾两天的调研历程,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AI 旅游助手的发展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需兼顾不同群体的使用习惯与实际需求。从社区老人对 “简单操作” 的渴望,到年轻消费者对 “个性化服务” 的追求,再到学生群体对 “性价比” 的关注、旅客对 “信息时效” 的要求,每一份反馈都指向同一个核心 —— 智慧旅游的本质是 “以人为本”。此次六安市实地调研活动,不仅是 “智绘云旅,心聆旅意” 项目推进的关键一步,更是淮北师范大学学子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生动实践。团队成员表示,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关注 AI 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动态,为推动智慧旅游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作者:沈炳宇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4 级智能科学与技术团支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