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羌风化雨”实践队来到绵阳北川云珍羌绣体验馆,与党的二十大代表、羌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陈云珍老师共同开展羌绣体验活动,学习这一古老技艺的文化内涵与技法。
活动中,陈云珍身着羌族传统服饰,为队员们讲解羌绣历史渊源。她介绍,羌绣是羌族的文化瑰宝,其纹样与针法承载着先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堪称羌族“无字史书”。羌绣以棉线或丝线为料,采用平绣、挑花等针法,纹样多取材于自然万物,色彩鲜明且富有象征意义,如羊角花图案寓意吉祥,几何纹样蕴含生活智慧,形成了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特色的非遗技艺。
随后进入技艺教学环节。陈云珍示范基础针法并讲解操作要点,耐心解答队员疑问。在其指导下,队员们逐步掌握羌绣基本技巧,完成个人作品。“很高兴看到大家对羌绣的兴趣,这不仅是技艺传授,更是文化传承的接力。”陈云珍表示,队员们的热情让她看到羌绣传承的希望,期待这门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队员舒文琳说,此前仅从书本了解羌绣,此次近距离学习才真切感受其魅力,今后将继续练习并宣传羌绣文化
此次羌绣体验活动搭建了传统与现代的交流桥梁,队员们通过学习羌绣技艺与文化,以短视频这一现代传播方式,助力非遗文化“活态传承”,让更多人关注到羌绣这一民族文化瑰宝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