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在水一方,启謇崇江 ---河海大学水利福祉实践团调研成果汇报

时间:2024-02-26 20:53:08 关注:

善治国者,必先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指引了水利建设新方向,开创了治水兴水新局面。兴修水利是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关键途径。张謇,江苏南通人,作为中国近代水利事业的杰出代表,创办了河海大学的前身——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为中国水利教育建立了重要基地。

在2024年2月,河海大学商学院的调研团“在水一方,启謇崇江”于江苏省南通市展开了一段深入实践的旅程。此次实践的目标明确,即追寻张謇的足迹,深入研究其水文化及其深远影响。团队成员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考察,以实际行动推动张謇水文化精神的传播,并增强公众对这位伟大先驱者的认知。

在1月份的前期规划会议中,实践团经商讨敲定了本次实践的两步走方针,即第一阶段加强文献资料准备,第二阶段进行实地考察拓展。团队于2月8日首先访问了南通群英馆,与张謇研究员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研究员汤建老师对张謇水利思想的核心解读为团队后续的调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在与汤建先生的交谈中,团队成员找出与研究相契合的点,明晰张謇水利思想内核,同时修正调研方向,弥补团队调研过程中的不足,也为之后制定调研路线提供了有益参考。

2月8日下午团队随汤建先生来到崇川区档案馆搜集、打印、整理相关资料。团队获得了《江岸保坍计划书》《瑞电工程师勘测报告》《南通县保坍会筑楗工料价值一览表》《大小楗图说明》等一手资料,涵盖报告书、信件、工程说明图等众多类型,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史料基础。

经过对文献材料的翻译、拼接、理解。实践团在2月14日展开线上学习研讨会,对自己负责的研读领域进行汇报。团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实践脉络:以张謇文化为起点,进而研究张謇水利文化,最后扩展到南通的水利体系。同时,团队发现在水闸和水楗两种水利设施的分析上存在一定困难,文献资料的残缺与网络中的众说纷纭一度使得团队的研究方向出现误差。为得到更准确的数据,实践团决定将实地考察方向选为水闸、水楗、张謇纪念馆,以实地探访代替文献阅读,将学习阵地从书本转向实地,能更真切感悟到张謇精神内涵。

2月15日,团队分别前往南通市海门区和通州区,走进青龙港船闸和遥望港闸。张謇在南通境内共修建了42座水闸,分为船闸、节制闸和挡潮闸三个大类。团队的考察从水闸的结构、功能、特点、保存情况等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考证与文献比对相结合的方式理清了三大类水闸的特点,理解了它们是如何运作、相互配合,从而造福民生的。

2月16日,团队在南通市崇川区展开重要工作任务,对江岸水楗进行详尽的考察和调查工作。实地考察中包括了沿江水楗中的任港口双楗、桃园段水楗2个部分。通过实地考察,成员们深感张謇先生在水利建设方面的卓越才能和远见卓识,同时也体会到了文献考证的艰辛。作为新时代的河海学子,他们深刻领悟到自己肩负的爱国情怀与水利责任。

在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团队来到张謇纪念馆,深入探讨了张謇与水利、与河海大学的故事。张謇的水利教育思想是超前的、进步的、发展的。他认为人才最重要,外国专家要请,更要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因而他倡办水利教育。1915年3月5日,以培养导淮人才为宗旨的我国第一所高等水利工程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在南京正式开学了。为导淮创办的“河海”从专科到大学,为我国水利事业培养出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在中国水利教育史上起了先导作用。其中须恺、汪胡桢、宋希尚、顾世楫等现代著名水利专家学者,都是该校的早期毕业生。团队成员深刻领悟到作为新时期的河海人应继承和发扬张謇先生的水利精神,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保持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校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为中国未来的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而奋斗,则是最好的纪念。调研团队从南通城市精神、水利工程建设和金融思想三个方面研究了张謇对当代社会的深远影响。百年以来,张謇先生“士负国家之责”的家国情怀、“洞明世界大势”的开放胸襟、“独力开辟新路”的创新精神、“言忠信行笃敬”的诚信品格和“兼济天下苍生”的民本意识,不断激励着一代代江海儿女强毅力行、逐梦未来;新时代中,河海大学商学院的学子们,定将秉持着“天下有溺犹己溺,毋负邦人期”的河海精神,坚定“求天下学问,做工商精英”的信念和使命,传承并发扬张謇精神,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河海大学商学院“在水一方,启謇崇江”水利福祉调研实践团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