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探索“产业之变”、调研河湖治理、体验非遗文化……浙水院学子社会实践体悟古堰画乡的“山乡巨变”

时间:2023-08-10 13:05:13 关注:
为进一步引导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子投身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千朝丽显万家青”社会实践队赴丽水莲都区古堰画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探寻“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年来,古堰画乡从“穷山沟”到“绿富美”的发展密码。
探索共富乡村的“产业之变”

近日,实践队在大港头镇大港头村、碧湖镇堰头村等地实地走访,与二十年来亲历见证“千万工程”的老党员、老支书面对面交谈切身感受,与长期在本地工作的群众深入交流,体悟古堰画乡的“山乡巨变”。

在大港头村,村支书何书记向实践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大港头村参与古堰画乡景区建设的历程。从景区批建、老街改建、民宿评建,到当地村民就业、就医、就学,实现从整治垃圾村到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再到向未来乡村和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并就本村在古街建设、河湖治理,以及民俗品牌建设时遇见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实践队成员调研了解到,当地依托好山好水,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生态产业。在碧湖镇堰头村85号,“驻85”民宿以“生活家”为概念,以驻下之名,重返记忆里的故乡。此外,大港头茶叶“采摘早、内质佳”,被誉为“江浙第一早茶”。当地茶产业的品牌化、品质化发展,逐渐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钱”途产业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道转化的“金钥匙”。
调研河湖治理的建设成果

实践队成员还在当地特色观景点和整治示范点进行水质检测,调研当地幸福河湖建设和垃圾分类情况等。实践队员在观景点进行分段式检测,结合水质检测质量标准,详细考察当地真实水质状况,掌握第一手调研资料。围绕水质的各项具体指标,在丽水市疾控中心,针对抽样保存的水质,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古堰画乡的水质进行了更详细的“解码”。
实践队员还围绕当地居民聚居区,深入到当地街巷、菜市场、公园中,进行垃圾分类调研,根据家庭内相应垃圾分类现状,并进行针对性地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点普及,提出垃圾回收小妙招,助力提升当地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
据了解,丽水全域正建设幸福河湖,而幸福河湖的关注重点,就是从河湖面貌向百姓感受迭代,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实践队成员还对当地居民、游客针对幸福河湖内涵以及河湖建设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行调研,实践队调研了解到,古堰画乡的河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针对部分居民对“幸福河湖建设”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实践团成员化身幸福河湖宣讲员,结合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生动宣讲。

对话古堰画乡非遗传承人

自然与文化是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宝贵资源,对于丽水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来说,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实践队员在丽水市博物馆和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并与吕启跃和杨建军等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学习。吕启跃先生作为省提线木偶非遗传承人和丽水吹打非遗传承人,向实践队员展示了他娴熟的技艺。通过亲身体验,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提线木偶和吹打技艺背后的历史积淀和精湛工艺,对这些非遗文化的传承者表现出了敬意和钦佩。
在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建军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丽水鼓词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已经在国际舞台上进行了多次表演。这样的传承创新,使得丽水鼓词不仅在国内得到保护和传承,还在国际上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而吕启跃先生也将省提线木偶技艺传承到了丽水吹打中,融合了两种非遗项目,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观赏非遗传承人的表演以及亲身体验中,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呵护与传承。作为年轻一代,更应该勇于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让其焕发新的生机,永远流传下去。经过调研,实践队成员提出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要注入新的元素与活力,比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互联网+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更贴近当代人的需求与审美。
经过一周调研走访,实践队成员深刻了解到,古堰画乡与时俱进地深化和拓展“千万工程”的内涵目标,打造独具特色的丽水版“富春山居图”,实现“山乡巨变”,实现向未来乡村和共富乡村的迭代升级。
作者:余巧妮 吴洋羊 吴嘉敏 来源:余巧妮 吴洋羊 吴嘉敏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