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卫践医说进基层,健康科普护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30 关注:

来源:张韫昀

  为提升儿童健康意识与应急能力,推动医疗卫生知识普及,“豫北医学院医疗卫生知识进校园”实践团于6月21日至6月28日前往周口市儿童医院和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为期8天的“医疗卫生知识进校园”暑期实践活动。团队以“临床-教育”双闭环模式为核心,通过“医院跟岗学习+校园科普实践+长效机制建设”三大板块,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专业医疗知识转化为情景剧、互动游戏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盛宴。
  
  为确保科普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实践团于6月21日至24日率先在周口市儿童医院开启临床学习阶段。6月21日,团队聚焦急救技能强化训练,成员们转入急诊科与外科换药室,在儿童模拟人上反复练习心肺复苏,配合人工呼吸形成肌肉记忆;外科换药室中,大家掌握儿童擦伤、割伤的“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透气纱布包扎”流程,制作“创伤处理步骤卡”。次日,团队将重心放在临床知识的系统储备上。成员们分组跟岗儿科门诊,细致记录流感、手足口病等儿童高发疾病的疱疹位置、发热规律等症状特征,整理形成“疾病特征对比表”;儿科主任围绕《小学生常见疾病预防要点》开展专题讲座,解析近视、龋齿等问题的临床数据,为科普提供专业依据。
  
  图片作者:张琨
  
  6月23日,实践团着力推动专业知识向科普内容转化。在外科换药室,成员们专攻包扎技巧,医护人员结合儿童常见创伤案例,讲解“八字缠绕法”要点,并在护士的指导下纠正绷带斜度,深刻体会细节的重要性。急诊科内,成员们深入学习除颤仪使用,通过动画理解原理,反复练习开机、贴电极片、放电等步骤,把握“黄金四分钟”急救流程,让成员们不禁感慨实操让专业知识更鲜活。翌日,成员们在示教室开展“10分钟微课堂”演练,用教具讲解“龋齿预防”等知识,邀请儿科护士与小学校方代表点评,将“牙菌斑”转化为“牙齿上的小虫子”等儿童易懂表达,优化互动设计,为校园科普做好充分准备。
  
  6月25日,实践团抵达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活动伊始,实践团在校园内开展了基础科普互动,团队成员借助趣味问答、健康知识小测试等互动形式来调动小学生们对健康知识的兴趣,点燃大家对健康知识的好奇。为了把这份热情延续到更深层的知识传递中,实践团成员紧接着登台,用原创情景剧《急诊室里的小马虎》讲述“不洗手引发感染”的故事引出健康主题,迅速吸引师生关注。
  
  图片作者:范越
  
  在“常见疾病预防讲堂”中,成员们用漫画PPT解析流感、手足口病的传播路径,现场演示七步洗手法与口罩正确佩戴方式,结合眼科门诊数据讲解“一拳一尺一寸”的用眼准则。针对教师群体,团队开设“职业健康微课堂”,分享慢性咽炎预防、办公室护腰操等实用技巧,发放“课堂健康管理工具包”。
  
  图片作者:王文浩
  
  6月26日,实践团在学校体育馆开展急救技能实操培训。心肺复苏与除颤仪体验区里,成员们用儿童模拟人演示胸外按压要点,配合自编节奏歌帮助学生掌控100次/分钟的按压频率;创伤包扎区设置“绷带接力赛”,学生们为玩偶包扎伤口,评选“包扎小能手”;海姆立克区通过“剪刀石头布”口诀,让师生快速记住腹部冲击的动作要领。校园应急演练中,团队模拟“体育课中暑”“食堂异物卡喉”等场景,指导师生完成“移至阴凉处—物理降温”“腹部冲击—呼救”等标准化流程,发放“急救技能打卡表”,鼓励全员参与实践。
  
  6月27日,“健康知识大闯关”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操场上,“红旗渠精神健康问答”环节融入“修渠工人如何防中暑”等本土化题目,急救技能接力赛中班级队伍协作完成“包扎—CPR—AED操作”全流程;实验室里,小学生们通过听诊器听模拟心跳、用非接触式体温计测量体温,在“小小医生体验站”中探索医疗设备的奥秘。针对林州夏季溺水高发问题,团队播放急诊科真实案例视频,纠正“倒背控水”误区,结合中医骨科知识讲解“跌打损伤24小时冷敷法”,演示马齿苋外敷等本土草药应急用法。
  
  图片作者:武伟哲
  
  6月28日,实践进入尾声,学生们演唱改编的“洗手操儿歌”,分组展示急救技能成果,实践团为“急救标兵”“健康知识达人”颁发印有急救步骤的文具奖品。周口市儿童医院与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签约建立“医校健康共同体”,捐赠模拟急救设备与健康绘本,设立“小白求恩健康角”,为长效科普奠定基础。
  
  图片作者:李朔杰
  
  此次医疗卫生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临床学习—技能转化—校园传播”的闭环设计,不仅让8名团队成员在专业实践中深化了对医学使命的理解,更让健康理念在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师生心中落地生根。孩子们把“洗手操”融入课间活动,教师们将急救技能纳入班级安全预案,家长群里不时传来“孩子教我海姆立克手法”的分享。而“小白求恩健康角”的持续运作,让这场科普活动不止于8天的相遇,更成为守护成长的长效纽带,用专业与温度诠释着“健康中国”的青春担当。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