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我成了超市“数字导购员”,助力银发族跨越智能购物鸿沟

发布时间:2025-08-30 关注: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我成了超市“数字导购员”,助力银发族跨越智能购物鸿沟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零售业的今天,当我亲眼目睹许多老人在超市智能设备前茫然无措时,作为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生,我决定行动起来。2025年7月,我在合肥市包河区润宜佳超市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成为老人们的"数字导购员",帮助他们跨越购物中的"数字鸿沟"。

直面困境:智能设备前的老人困境

    实践初期,我通过观察发现,超市设立的4台自助收银机对许多老年人来说仿佛一道"科技屏障"。"界面上的字太小,看不清楚"、"点错了不知道怎么办"、"担心钱付错了"……这些都是老人们最真实的担忧。高峰时段,仅开放3-4个人工柜台排起长队,部分老人不得不尝试操作自助机,过程中紧张得手忙脚乱,而后方排队顾客的不耐烦更增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主动帮扶:一周助力43位老人

    穿上志愿者马甲,我开始在自助结算区巡视,主动寻找需要帮助的老人。我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从最基础的扫描商品条形码开始,到选择支付方式、调出手机付款码,每一步都耐心讲解和演示。一周时间里,我成功帮助了43位老年顾客。其中,28位老人从完全不会到在我的全程指导下完成支付;12位老人在关键步骤卡壳时经我点拨后独立完成;还有3位老人在我的鼓励下第一次尝试就获得了成功。"原来这么方便!小伙子谢谢你啊,下次我让我孙子教我再试试看。"一位成功完成支付的奶奶开心地说道。这句朴实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实践的价值。

深入调研:发现"适老化"缺失问题

    除了个案帮助,我更致力于系统性地发现问题。我的调研报告指出,当前商场智能化转型存在显著的"适老化"缺位:设备界面复杂、字体小、广告干扰操作;超市存在"重设备、轻引导"倾向,辅助人员不足;宣传方式主要面向年轻人,缺乏对老年人群体的有效触达;整个环境缺乏包容性,未能消除老人们的心理恐惧和"社会性排斥感"。

提出建议:让科技更有温度

    基于调研,我从技术、管理、宣传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详实的建议。我建议在技术上开发"长者模式",实现一键放大字体、简化流程、增强语音提示;在管理上保障人工柜台数量、增配"数字助老 员"、设立"长者专用通道";在宣传上制作"看图操作"漫画指南、与社区合作开设培训课程;同时呼吁社会营造鼓励与包容的氛围。

"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普惠所有人,而不是将一部分人拒之门外。作为未来科技领域的从业者,我希望技术能更有温度。"我在总结实践时这样说道。

     这份实践报告不仅是我社会实践的成果,更为商超企业优化服务、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科技适老"提供了宝贵的基层视角。我相信,在奔向智能化未来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用善意和智慧,携手老年人一同前行。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