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提升社区居民应急救护能力,近日,豫北医学院赴靖华社区科普宣讲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五里川镇靖华社区,开展了一场为期7天(2025年6月18日 - 6月24日 )的应急救护培训活动。此次活动以“理论讲解 + 实操演练”为模式,为社区居民送去实用急救知识与技能,筑牢生命安全守护防线。
前期筹备:专业与协同并行
活动筹备阶段,团队成员熟练掌握应急救护知识与授课技巧。同时,积极与靖华社区协调,确定以社区活动中心为培训场地,保障活动有序推进。靖华社区因居民多为普通农民,应急救护知识储备不足,对此次培训需求迫切,双方合作基础坚实。
培训开展:理论实操齐发力

培训首日,团队抵达社区,与居委会对接,完成场地布置,向居民介绍培训计划与急救重要性,点燃居民学习热情。随后聚焦理论讲解,围绕心肺复苏(CPR)、中暑、溺水等常见急症处理方法展开,结合视频、案例演示关键步骤,让居民清晰掌握知识要点。团队科普“三救三献”知识,用真实案例阐释应急救护与生命救援意义;最后总结回顾,助力居民巩固所学。
多方保障:安全、分工有序

安全方面,检查场地、检修设备,危险道具专人管理,培训工作人员并向参与者发放安全须知,强调操作规范。团队分工明确,培训教学组保障教学专业易懂,宣传后勤组负责前期宣传与场地布置,摄影记录组留存影像,协调联络组对接社区、统筹各组,高效协作让培训顺利开展。
意义与目标:多维度赋能

从意义来看,个人层面,居民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技能,遇突发状况能自救互救,为生命争取时间;社会层面,提升公众急救意识与技能普及率,构建社会急救网络,形成互帮互助氛围,还通过“三救三献”科普传播生命理念,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高校与社会组织层面,校红十字会发挥作用,体现高校社会服务担当,加强校地合作,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效能。
预期目标上,知识普及覆盖社区80%以上适龄居民,90%参与者理解核心内容;实操训练让70%以上居民独立完成规范操作;意识提升使80%以上参与者关注知识更新、传播急救理念。 此次培训,是校地协同守护生命的生动实践,期待以技能传递为起点,让急救意识扎根社区,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成为现实,为更多生命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