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嘉兴大学平湖师范学院“红韵”突围实践团于7月1日至15日准备实践活动前期方案,将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聚焦楼塔古镇深厚的红色底蕴与“野孩子自然部落”的创新实践以及其他乡村红色力量,探寻红色基因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激活乡村沉睡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萧山楼塔镇不仅拥有秀美的山水生态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更是一方承载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根据地,这里留下了革命故事与遗址。
图 1“红韵”突围团队成员许诺菲找到的楼塔相关资料
同时,当地涌现出“野孩子自然部落”等创新型乡村文旅项目,为传统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红韵”突围实践团此行,正是期望通过实地探访、深入调研,解码楼塔古镇如何将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转化为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探索可借鉴、可推广的“红色基因+”发展模式。
图 2“红韵”突围团队成员彭畅找到的“野孩子自然部落”相关资料
本次实践活动设定了清晰而务实的目标。首先,团队系统调研楼塔古镇的红色历史遗迹、人物事迹及精神内涵,为后续开展活动奠定基础。第二,团队重点考察“野孩子自然部落”等项目的创新理念、红色故事及其对当地经济、文化、生态的带动效应。第三,团队探索红色文化与自然教育、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等目标深度融合的可能性,提出助力乡村发展的具体建议。
为确保实践高效有序进行,“红韵”突围实践团进行了周密细致的前期准备。由嘉大学子彭畅、陈峄梵、李子欢、林泽、孟紫怡、尚佳妮、沈彤、於彤乐、吴悦、徐佳薇、许诺菲、叶子楠、赵剑欣和赵迎盈十四人组成的实践团系统学习了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文件、红色文化传承保护理论以及萧山楼塔的地方史志,对实践地的背景形成了初步认知框架。实践团积极与楼塔镇相关部门及“野孩子自然部落”运营方取得联系,沟通实践需求,反复打磨行程安排与调研提纲,确保活动内容紧扣目标。经过多次线上线下的会议讨论,团队队员们针对调研方法(访谈、问卷设计、观察记录)、宣传报道(新闻写作、摄影摄像、新媒体运营)以及安全防护(户外活动安全、急救知识)等进行了专项培训,制定了详尽的安全预案和应急预案。
图 3“红韵”突围团队成员彭畅找到的“野孩子”基地相关资料
由十四名多学科背景学子组成的“红韵”突围实践团,已怀揣探索的热情与求知的渴望展开活动。他们将努力探寻那抹穿越时空的“红韵”如何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焕发新生机,为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嘉大青年的智慧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