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三下乡校园活动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纸桥承重任,思维巧搭建

时间:2025-07-21 10:04:35 关注:
  7月21日,山东大学春晖双栖星愿支教队队员何柳邑组织开展纸桥制作实践课,通过无辅助材料的纸张折叠与承重测试,引导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索结构力学原理,有效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儿童科学素养的提升注入新活力。​
  课程以桥梁安全视频导入,清晰展示超载导致桥梁坍塌的过程,让孩子们直观认识到结构稳定性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奠定对科学探究的敬畏之心。何柳邑明确任务:仅用A4纸折叠制作桥梁,不借助胶水、胶带等辅助工具,实现最大承重,以此激发孩子们的挑战欲与探索欲。​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探索不同的折叠方式:有的将纸揉成圆柱,有的对折形成多层结构,有的卷成立体柱体,有的折成瓦楞形态。首次测试时,部分作品因结构不合理出现坍塌,何柳邑借此契机引导孩子们分析问题:“结构稳定性并非依赖蛮力,而是取决于合理的受力设计。”她进一步讲解纸张纤维方向对结构强度的影响,示范沿纤维方向折叠的技巧,帮助孩子们优化设计思路,培养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的能力。​
  
  经过调整,孩子们的作品呈现出显著改进:三角支撑的微型拱桥成功承载一整个铅笔盒,瓦楞结构桥梁托起大水瓶,多层“砖块”桥承受手机重量。何柳邑结合孩子们的作品细致讲解力学原理,详细说明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瓦楞形态的压力分散作用及拱形的力传导特性,让孩子们深刻理解结构设计与承重能力的密切关联,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具象的认知。​
  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结构知识,更在不断试错与优化中提升了逻辑思维与创新意识。有孩子在活动后表示“以后要造稳固的大桥”,展现出对工程领域的兴趣萌芽,这正是科学启蒙教育的珍贵成果。何柳邑指出,纸桥制作实践将抽象的力学原理转化为具象操作,是对儿童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启蒙,为其未来学科学习与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坚实助力,同时也为社区科学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模式,推动教育发展。​
作者:大学生之声 来源:山东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