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声,大学生新闻资讯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校园新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大学生活
大学生之声 > 社会实践

大学生当“心理老师”?东乡少年的夏天被这样点亮

时间:2025-07-15 23:44:17 关注:
故事书里的纸条会游向远方吗?兰州理工大学学子的陪伴藏着答案
       “心灵的相遇,往往始于一次真诚的倾听。”7月15日,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心火润心,筑梦东乡”实践队在甘肃省临夏市东乡县东乡社区开展“三下乡”第三天实践活动。当天,实践队以指导老师李老师主导的心理会谈为核心,串联起上午的急救常识培训与学业辅导,用温和的对话与细致的陪伴,为社区孩童搭建起心灵倾诉的平台。
         上午的社区活动室里,旧风扇转得慢悠悠,长桌靠门的半边,志愿者正教家长们用三角巾包扎,有块蓝色三角巾没捏稳,飘落到8岁的马晓娟脚边;另半边铺着块褪色的塑料布,几个孩子趴在上面写作业,马晓娟就缩在桌角,怀里的练习册被手指捏出了几道印子,右手食指反复卷着洗得发白的衣角——那衣角上还沾着泥土 像是刚从地里回来。

      “这娃爸妈在新疆工地上,前两天视频说最近太忙回不了家,这两天写作业总愣神。”奶奶捡起三角巾递给志愿者冒戌时叹着气。冒戌瞥见马晓娟的练习册,三道应用题空着,铅笔头被啃得坑坑洼洼,页脚画着个没门的小房子。急救培训歇脚时,马晓娟挪到作业区,志愿者师国峰拿了颗橘子糖放在她练习册上:“3个小朋友分6颗糖,每人几颗?就像给你画的房子装门,装对了就亮堂啦。”马晓娟把糖塞进裤兜,铅笔在空题旁写下歪歪扭扭的“2”,写完抬头冲冒戌咧了下嘴,露出两颗刚换的小门牙,还用铅笔尖轻轻戳了戳自己写的“2”,像是在跟这个刚算出来的答案打招呼。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练习册页脚的小房子晃了晃,她赶紧用手按住,指尖在“2”旁边又画了个小小的太阳,那光芒画得又短又粗,像谁伸手递过来的一小团温暖。

         午后的会谈室里,桌上摊着几本故事书,《小猫钓鱼》的封面被摸得发亮,《龟兔赛跑》的内页掉了半张,用细麻绳草草拴着。墙角堆着孩子们的旧书包,有本蓝皮的暑假作业边角磨出了毛边露出半截画着小太阳的书角——是马晓娟上午带的。李老师坐在小朋友中间,手指轻轻点着《小猫钓鱼》里的鱼竿,笑着问:“谁听过这故事?小猫最后钓着鱼没?”
         马燕燕抢着喊:“没钓着!因为他追蝴蝶就钓着了!”8岁的马晓娟坐在老师旁边,指尖在《龟兔赛跑》的缺页边缘划来划去,像在数纸上的纹路。“晓娟在家听奶奶讲过啥?”李老师的声音放轻了些。小姑娘顿了顿,小声说:“讲……小刺猬找妈妈。”“找着时,妈妈是不是给它带了野果呀?”李老师追问。晓娟点点头,手指不再划书,就那样静静的坐着。孩子们聊着故事里的事时,她悄悄把书包往桌子挪了挪,练习册上的小太阳刚好露出来。当提到“想让故事里的角色帮啥忙”时,马浩说想让乌龟带封信给爸妈,晓娟却突然指着《小猫钓鱼》的池塘:“想让鱼告诉他们,我会做算术了。”声音不大,却让屋里静了静。李老师把故事书推给她:“那咱们在书里夹张纸条,写上‘我算出2颗糖了’,鱼会帮你捎到的。”晓娟写字时,铅笔比上午稳多了,写完把纸条夹在画着小猫的那页,还轻轻拍了拍书。

         暮色中的社区活动室里,马晓娟远去的“小鱼纸条”在夕阳里晃成光点,练习册上舒展的笑脸、从卷紧到松开的衣角,这些孩子们的细微变化,都成了实践队今日最鲜活的收获。而当明天的晨光漫进窗棂,旧风扇会再转起风,故事书将翻开新页,志愿者们会带着今日攒下的温暖,继续守着这片空间,让陪伴像种子一样在小朋友的内心深处,慢慢长出更蓬勃的模样。
作者:王骏科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社会实践推荐
回顶部大学生之声©版权所有